马萌青在展示雕版技艺
在南京新街口喧闹的淮海路上,有一处别样的小院,里面藏着12万多块“佛系”经版。这里就是金陵刻经处。12月30日,金陵刻经处举办创始人杨仁山居士诞辰180周年纪念活动,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瞻礼。活动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的传承人马萌青“秀”技艺,展示什么叫“佛系”刻经。
金陵刻经处收藏了12.5万块佛家经版
来自学界和宗教界的诸多大咖为杨仁山居士墓献花。杨仁山是中国近代著名佛学家,他于1866年创立的金陵刻经处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汉文雕版印刷佛经流通中心。2006年,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与南京云锦共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金陵刻经处收藏着12.5万块佛家经版。
金陵刻经处研究员武延康告诉记者,金陵刻经处正式成立后,杨仁山对各类佛教典籍热心搜求,甚至从日本、朝鲜等国寻回了《中论疏》《百论疏》《唯识述记》等300多种国内早已失传的隋唐佛教著述,并加以刻印发行。
一万字雕版,刻完要一年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是集合刻版、印刷、装订三道工序的一种印刷技艺,三道大工序中还细分上样、刻字、刷墨、擦印、分页等共计20多个小工序,非常复杂。
活动现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萌青为大家展示了其中最艰难的一部分——雕版。一盏台灯、一把刻刀,在木板上一厘米一厘米地划动,木屑飞舞的同时,一个小楷字初现模型。据工作人员介绍,一块经文版正反两面共可以刻800字,一名刻工需要雕刻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万字左右的小册子可能要刻一年。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江苏省级传承人邓清之告诉记者:“就这样刻了20多年,每天如此,也就不累了。”
雕版完成后,进入印刷环节。一位熟练的员工将油墨刷在雕版上,铺一张宣纸,刷子一刷,1秒钟一张佛经便印刷完成。该员工说:“平时印刷比这还快一些,跟普通的打印机差不多。但印出来墨色更好看,这就是传统的魅力。”在经过雕版、印刷后,纸张初具书的模样,随后再经分页、装订、贴上名称等步骤,一本经书就刻印完成了。
不少年轻人在刻经处学习
记者发现金陵刻经处内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今年26岁的刘鼎一刚毕业不久,2012年进入金陵刻经处跟随马萌青学习。他的一位同学也在金陵刻经处学习,未来还会有年轻人加入。目前全国只有两家单位还在使用雕版印刷技术印刷经书,分别是金陵刻经处和四川德格印经院。后者印刷的是藏传佛教经书,金陵刻经处印刷的是汉传佛教经典。金陵刻经处常务副主任肖永明告诉记者,金陵刻经处不仅采用传统的请经方式对外发行佛经,还会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