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祥,艺名牛崇光,长期从事苏北大鼓的创作、传承、表演,系苏北大鼓领军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主要作品有《无艳春秋》《凌霄汉》《五梅七枪反唐传》《战君山》等。牛崇祥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宿迁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苏北大鼓第八代传人,江苏省“苏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被苏、鲁、豫、皖观众誉为大鼓状元,鼓坛泰斗。
“你待我的恩情大,您就是我的亲妈妈。‘妈妈,我错了!’北大跪了下来。王桂花急忙拉住北大:‘儿啊!快起来,快起来。’‘妈妈!我今后一定要听话,与弟弟和睦相处共奋发。’……”在近日举行的江苏艺术展演月表演赛上,牛崇祥自编自演的苏北大鼓《亲妈妈》,感动了众多台下观众,也拿下省专业艺术最高奖———第三届江苏省文华奖小型剧(节)目个人文华表演奖。
苏北大鼓原名打鼓说书,也称睢宁大鼓、宿迁大鼓等,当地民间惯称“说大书”,是宿迁的传统戏曲剧种。流布于苏北的宿迁、徐州、连云港、淮阴及皖东北和鲁南地区。其演出形式多为一人表演。一面书鼓,两片月牙型钢板的伴奏乐器,有说有唱,并带有手、眼、身、步的表演,全由一人完成。艺人以表为主,以唱为辅,以说表反映艺人真功夫,有“讲清故事、刻画人物、描写环境,千斤道白四两唱”之说。叙事说理,轰轰烈烈,一人可调动千军万马;一展歌喉,淡淡平平,深切道出人间真情。长篇大书,百唱不厌;言情小段,歌颂模范,教育民众面广深远。
牛崇祥在表演苏北大鼓《亲妈妈》
牛崇祥是苏北大鼓传承人,从艺30余年。谈起学习苏北大鼓的初衷,今年54岁的牛崇祥如数家珍,他自幼便拜师学习苏北大鼓。“1979年,我师从苏北大鼓老艺人周伟兰,开始学习苏北大鼓。小时候每到夏季和秋收时节,生产队就邀请大鼓书艺人来说书,一场3块钱,我是逢场就去听书、听大鼓,听上瘾后就盼着第二天能继续听。”牛崇祥说,从听书到说书,这都是他对苏北大鼓的喜爱。
“拜师学艺,从短场开始学起,头天在集市上听师傅讲,晚上回去跟师傅学,隔天就上集市上说给赶集的人听。”牛崇祥说,就这样一场场学、一场场说了三个月,他便可以独自到各个乡镇跑着赶集说书了,“白天场、夜里场我都可以说,‘四集八镇’赶差不多了,我便到睢宁和师爷学习长篇大鼓书。”
牛崇祥的部分获奖证书
一面鼓、一副板,随地可设,随处可演。表演的场所主要是街头集市,牛崇祥通常身着戏服,左手打板,右手击鼓,有说有唱,时而铿锵激昂,时而婉转动听,其精湛的表演,具有鲜明特色的唱腔,声情并茂,委婉动听,非常引人入胜。“
《无艳春秋》是我学的第一部长篇苏北大鼓书,我和师爷学了18场,当时往来宿迁和睢宁之间边学边唱,学了一年多,我再回到睢宁学了《凌霄汉》。”牛崇祥说,为了能够更加专心地学习,节省往来的时间,也是为了照顾师爷的身体,他便将师爷接到宿迁家里居住,向他学习说书。
牛崇祥的部分获奖证书
1990年,牛崇祥成为一名独立的苏北大鼓艺人。牛崇祥在随后的从艺生涯中,不断积累,探索总结,他结合师傅的经验,融入自己的体验,加以创新和提升,相继录制和出版了34部苏北大鼓历史大书,“很多的大鼓书是我从师爷那学习一部分后再加工整理,例如,经过加工从10场扩写到40场,将来源于生活的故事写进大鼓书本子里,传唱给更多的人听。”其代表作有《无艳春秋》《凌宵汉》《五梅七枪反唐传》《战君山》等长篇历史大书。
如今,让牛崇祥感到欣喜的是,政府对民间艺术越来越重视。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表演提名奖、“中国梦·我心中的梦”优秀曲艺作品一等奖、第五届江苏曲艺芦花奖·表演奖等众多奖项,是对牛崇祥30余年对苏北大鼓执着的肯定。牛崇祥自豪地说:“这些年来,我钟爱苏北大鼓,视唱苏北大鼓为生命,我走遍天南海北说书,足迹遍布城镇和农村,还将大鼓书说到南京、上海剧院,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我要说一辈子苏北大鼓,将咱宿迁的‘非遗’唱遍全国,将苏北大鼓传承下去。”(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