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金秋十月,贵州太子参已进入收官之战,通过笔者深入实地追踪考察,综合种植、销售等各渠道信息,对太子参这一明星品种进行较为细化的梳理,以对2018年太子参走势做出分析。
行情起伏跌宕
由于2011年太子参380元(千克价,单位下同)的疯狂高价刺激,2011年秋季,太子参种苗同样呈现疯狂抢购之势。当时,种苗上市就达到140元,一个半月时间内,种苗价格一路飚升到340元,高价仍抑制不住各地种植户的狂购热情。由于2011、2012年的跟风扩种,2013年太子参产新总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近2万吨(当时太子参的年消耗量在4500吨左右)。
这一明星品种的高价神话终于在2013年崩塌,之后便成了市场的弃儿,深深伤害了一代参农。2011年,在高价刺激下,太子参的种植扩展到了贵州大部分产地及周边云南、四川等省,2013年的跳楼价则让老产区周边以外的参农谈“参”直骂“害(太)子孙(参)”!不少新种植户花费了1.5万元~1.8万元/亩的成本进行种植,收成后却只能以2400元/亩的价格销售。自此,太子参的种植又回归到以贵州牛大场、福建柘荣老产区及其周边为主,农户小规模以自留种的方式进行栽种。
生产种植几经曲折
经历了2013年的暴跌之后,太子参种植面积不断缩减。以贵州为例,2015年秋季种植面积缩减到1.5万亩左右;2016年秋季种植,产新量仅为700吨左右。
2016年秋种季节,贵州牛大场、福建柘荣天气晴好,2017年春季风调雨顺,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统计,贵州种植面积约为2.48万亩(原种复箱面积约1.2万亩,新种面积约1.28万亩)。2017年春季的天气非常适合太子参生长,促使太子参苗期长势旺盛。
目前,参农加强了田间管理,夏季采收时单产量相比之前年份明显增高,亩产达到80千克左右。
产地销售火热
细观今年产新,交易与往年呈现不同特点,往年各路商家、公司、厂家根据需求逐步在产地进行采购-销售-再采购模式。
今夏7月11日开市以来,浙江、河北客商率先进入贵州产地,以75元左右的价格积极采购。7月18日,大量福建客商组团涌入贵州,于7月21日开始进行积极采购,引发了之前进入的浙江、河北、安徽等地客商加快了采购进度,贵州市场的交易渐入佳境。至8月6日,蜂拥而至的各路客商出现了竞相抢购现象,其中不乏从未到过产地采购的新面孔。市场、小镇路口、参农家中,不分昼夜,均成了贵州太子参的交易市场,演绎着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此轮抢购的客商,少则10余吨,多则30~50吨,更有部分客商上百吨的进行采购,引发了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新疆等地商家的高度关注。至8月19日,日均交易量约80吨左右,最高单日交易量超过120吨,创记录地仅用了40天就完成了大货交易。至此,贵州2017年产新交易基本结束,贵州产区约剩250吨货源进入后期的零散交易。
今秋难扩种植面积
转眼又到了一年秋种时,福建产区今年种苗霉烂情况较严重,现在留种量供应的种植面积估计和去年差不多,难以扩大种植面积。
贵州的秋季种植面积受制于多重因素,曾种过的老产地复种产量不高,农户一般用于下一年的留种用地,外出寻租新地种植,成本会明显增加,限制了跟风栽种的群体;种苗留存量的多少也决定了来年的种植面积。
据笔者近期考察,贵州今年新产区的种植面积几乎都是老产区的种植户租地栽种。由于地域较远,在选择留种时防盗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故新产区留种面积不大,估计只能维持新产区去年的种植面积。牛大场镇周边因为去年种苗霉烂比较严重,加上今年的商品交易价始终保持在农户成本价上下,没有刺激到药农种植的积极性,故老产区的留种面积相比也明显的少了一部分。再加上老产区由于土地重茬,在采种前易发生霉烂现象,会严重影响种苗的产量和质量。
后市或不平静
太子参自2016年7月涨至130元并保持近2个月的稳定时,产地商户及小贩均积极采购备货待涨。粗略统计,贵州、福建常年经营太子参的商户及小贩各有200~300人左右,常规情况下,人均存货2~3吨,合计可达1000余吨,加上亳州市场的商户,常规存货可达2000余吨。今年春节前后,太子参价格再次走低,价格曾跌至70元以下,让持货待涨的商户及小贩苦不堪言,不得已在2017年产新前抛光了手中的存货。
今年产新后由于价格比较平稳,产地商户及小贩与亳州市场商户均比较谨慎,不敢轻易入手存货。从8月6日大货抢购开始到8月23日贵州产地交易基本结束,产地只有少数商户存积了约60吨货源,用于市场正常供求,致使产新货源相对集中到了8月中旬的抢购商手中。
经多方统计、求证,2017年7月产新时太子参的库存量约为2000吨,随着交易的深入,2017年产新进一步明朗,贵州产新交易了约1600~1800吨,现产地约存留150吨,福建产区交易了400余吨,还有800余吨仍存留在参农手中,其他小产区(安徽宣城、浙江磐安、湖南小沙江等地)约产新500吨,2017年的总量约合5500吨。
太子参的年消耗量约为5500~6500吨,总体来看,今年的供求基本平衡,或在后期会稍有缺口,但太子参这一品种受关注度高,且常年有大户压货,多次在不受市场看好时暴涨成为明星品种,也在市场商户心里刻下深深的烙印。
从成本计算,老产区农户在家自种(土地重茬,产量不高,但劳动力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约合60元。外出寻租土地种植的大户(10~50亩)成本约合70~75元,但因今年气候适宜,单产量高于往年,约40%亩产80千克以上的种植户仍保持着续种或扩种的积极性,随着种苗采挖的进一步深入,留种量及扩种面积也会逐步明朗,在市场商户手中均无存货的情况下,一旦有商家嗅到商机,这一明星品种的后市必定会再起波澜。
以上信息:如无备注说明,药材报价计价单位:元/千克 (中药材天地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