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瑞臣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构建了原创性的消费理论,系统阐释了生产与消费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消费、分配和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环节,生产与消费相互制约,消费在社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有关近代英国消费史的研究愈发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探究消费社会的兴起对英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影响,再现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史,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我们对18世纪以来英国社会的认知。
“消费社会”的提出及其特征
“消费社会”这一术语较早由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提出,他在《消费社会》(1970)一书中对现代消费社会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英国学者尼尔·麦肯德里克等人在《消费社会的诞生:18世纪英国的商业化》(1982)一书中则较早关注现代消费社会的起源,他们认为,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美国学者彼得·N.斯特恩斯在《世界历史上的消费主义》中认为,消费社会的诞生与现代消费主义密不可分,具体而言,现代消费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18世纪消费主义兴起、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众消费主义成熟等阶段。
工业革命前后,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有三个关键特征:第一,以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开始主导经济与社会运行规则。新财富观和消费观得以重塑,消费更带有了文化符号价值、象征意义,通过消费构建自我身份和文化认同。第二,富裕的中间阶层日益崛起,形成节俭审慎的财富观和优雅闲适的消费观。受绅士文化熏陶,仿效之风盛行,尤其是炫耀性消费对整个社会风气影响很大。第三,传统等级消费经济向开放的奢侈消费经济转变。传统等级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社会规范,人们的消费只能按照自己的等级和身份地位进行。18世纪以降,英国社会各阶层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对各类奢侈品的狂热消费,突破了等级与阶层分野,奢侈消费经济兴起。
消费社会何以兴起
1689—1815年是英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英国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等领域相继发生重要变革,从而为消费社会在英国的兴起提供了可能。
第一,前工业化时代制造业的崛起和工业革命的发生是英国消费社会兴起的根本。自都铎王朝以来,英国政府一直重视和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推行重商主义和制造业并举战略,制造业以羊毛纺织业和金属制造业最为重要。工业革命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有力地刺激了消费主义的扩张和消费社会的兴起。
第二,英国社会各阶层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是消费社会兴起的重要经济保障。消费社会之所以在工业革命前后的英国兴起,中产阶级的崛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贵族阶层大都经济实力雄厚,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方面有着惊人的奢侈消费能力,开支巨大,但他们人口基数极小。中产阶级或中间阶层主要由企业主、商人、专业人士、政府公务员等城市精英和乡绅构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间阶层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占有者,其日常生活水平较高,消费能力和购买力较强,往往成为各类新潮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社会下层占人口比重最大,经济收入最低、消费能力有限。工业革命后,由于受战争、城市化和人口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物价飞涨,社会下层民众日益陷入贫困。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揭露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状况。即使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化基本完成之时,社会贫富差距依旧很大,仍旧有100万完全赤贫者,另有200万—300万半赤贫者。他们不仅收入低下,居住环境恶劣,而且膳食营养非常糟糕,成为工业革命中被牺牲的一代。
第三,以收费公路和运河修建为核心的交通运输变革,为消费社会的兴起提供了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工业革命前后是英国收费公路和运河修建的黄金时代,19世纪30年代全国有1100家公路信托公司,收费公路里程达2.2万英里。内河航运方面,1750—1820年,在原有的1000英里航道基础上,新修航道3000英里(以运河为主)。在铁路时代来临之前,英国四通八达的公路、水运网络,不仅有效缩短了运输时间,而且极大降低了运费成本,有力刺激了消费需求和全国统一消费市场的形成。
第四,18世纪以来英国海外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对本土消费社会的兴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18世纪英国通过不断的海外争霸战争,逐步确立起殖民帝国和世界海洋霸权。英国西印度种植园经济和蔗糖生产是英国人通过剥削黑奴劳动而发财致富的重要渠道,由于社会中上阶层对奢侈品蔗糖的嗜好和巨大消费需求,极大刺激了英国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兴盛,而18世纪的英国也成为欧洲贩运黑奴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1701—1801年,英国向美洲殖民地贩运黑奴250万—370万。因此,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离不开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消费社会兴起的表现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社会物质财富呈爆炸式增长,工业革命终结了传统农耕社会物资匮乏时代,迎来了产品丰裕时代。尽管工业化初期,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远不如现代社会丰富,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也有着巨大的鸿沟,但不可否认的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衣食住行用等领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预示了近代第一个消费社会在英国开始兴起。
第一,日常饮食消费更加丰富。尽管在工业化时代,英国工人阶级收入低而生活贫困,但在饮食消费上较17世纪有很大改善,以18世纪晚期英国普通工人家庭消费为例,如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小麦面粉和面包占了很大比例,小麦面包逐渐成为普通大众的常见饮食。肉类、鸡蛋、蔬菜等食物也经常吃得上,甚至海外食品茶叶、咖啡、蔗糖等偶尔也消费得起,这意味着工人家庭饮食结构更加多元。
第二,公众阅读消费兴起。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读写能力较17世纪有了质的飞跃,38%的成年女性可以读写,具有读写能力的成年男性则高达62%。17世纪末废除报刊许可制后,英国的报刊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公众经历了一场“阅读消费革命”。至少从18世纪中期起,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各种读物都很丰富,各类报纸、书籍、期刊等不仅发行量大,而且内容风格多样。
第三,奢侈消费之风兴盛。旅居英国的荷兰医生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私人恶德即为公众利益”的惊人论断,认为奢侈消费刺激贸易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讨论”,预示着奢侈消费正在经历“去道德化”趋势。亚当·斯密也站在政治经济学立场为奢侈消费和商业辩护,法国启蒙思想家也极力为奢侈消费鼓与呼。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商业计划》中这样描写英国社会:“人口众多,国家富裕,物质产品丰富多样,人们的生活更加奢侈、爱慕虚荣,每个人都出手阔气。”
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推动了英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英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功却始终离不开海外殖民扩张。现代消费主义的泛滥给人类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走一条更加节制的生态文明之路才是未来人类的美好愿景。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视野下英国消费社会兴起与变迁研究”(1700—1900)(16BSS03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