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休闲 » 收藏品鉴 >> 正文

收藏品鉴

发掘汤显祖墓 是“重大发现”还是重大破坏?
江苏消费网 (2017-09-29) 来源:人民网--讽刺与幽默报
阅读:

  

 

  不计后果

  赵昆

  

 

  吞

  林忠业

  当海昏侯墓发掘成了当地政府一种政绩的炫耀时,我就想以后会不会有地方打着某种旗号而发掘古代名人之墓。因为政绩产生冲动,而政绩冲动却是魔鬼中的魔鬼。果然,临川挖起了汤显祖墓。

  由此我想起了临川才子晏殊的一句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张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及其中的区别。他表示,像海昏侯墓就属于抢救性发掘,因为当时已经发现墓葬被盗,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才进行发掘的。但是汤显祖家族墓园就不是这样,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已经很明确,不能对汤显祖墓进行开挖,但他们还是擅自发掘汤显祖墓葬本体,让“东方的莎士比亚”的魂灵再次被打扰!

  说汤显祖墓的发掘是“重大发现”,却让网友耻笑。只要了解一点相关文物知识的人,就知道这不是什么“重大发现”,因为汤显祖墓在1966年已经被人当“四旧”刨掉了。那时“彻底捣毁汤墓”就能有备而来,说明汤显祖墓的位置是很明确的,文献也明确记载汤氏族人葬在灵芝园,又怎么称得上是江西继海昏侯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呢?

  在一些官员眼里,“重大发现”就等同于“重大政绩”,想尽办法,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也要挖掘;“重大发现”就能借媒体炒作,形成“重大影响”,让当地声名鹊起。君不见,如今只要是发掘一处“宝藏”,便成了火爆一时的文化景点。所以对于真正保护文物,如何保护,当地政府往往考虑欠缺。

  有人说,当今保护文物的技术手段和能力还远不够理想,与其挖出来任其朽坏,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还不如就地保护,留给聪慧的子孙。但急功近利者往往又是迫不及待,哪里还能留给子孙?历史上的教训已是举不胜举,上世纪50年代,十三陵定陵的贸然发掘,造成了诸多不可弥补的损失,不少出土文物一见天日便颓然失色,如万历帝那件封尘多年的龙袍,与空气接触后迅速氧化,变成碳化的碎片。还有秦兵马俑到底是否应该开挖?这些都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发掘决不能糊里糊涂,考古的原则应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糊里糊涂地挖,不啻于对文物的再一次“掩埋”与破坏。难怪有考古专家对这种发掘义愤填膺:“如果这次允许了主动发掘名人墓葬,那么成都武侯祠的刘备墓是不是也可以挖?慈禧太后的墓虽然被盗过,是不是也可以再挖一次?这样的话后患无穷。”虽然在经历过诸多教训之后,对于墓葬发掘须慎之又慎,已经成为考古界的共识,但他们的共识往往输于权力。

  我们常说文物是无价之宝,对无价之宝就该有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日前有媒体报道,9月15日起施行的《十堰市武当山古建筑群保护条例》,无疑是对古建筑保护严上加严。《条例》规定: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砖一瓦都将受到法规保护,游客有损害武当山古建筑文物安全的行为,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围绕古建筑的开发和古墓的发掘,地方政府都必须保持应有的审慎。的确如此,过度开发实际上就是破坏,变味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损毁。相反,审慎才是保护,不发展才是发展,无为而治才是长远之治。

  但是要有这种“无为”的境界,有些地方领导除了不能政绩第一,还真的要增强人文素养。

编辑: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