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休闲 » 曝光台 >> 正文

曝光台

物流经理“兼职”收藏品诈骗 涉案上千万
江苏消费网 (2016-04-12) 来源:云南信息报
阅读:

  身为某大型物流上海分部的经理,韩某利用职务之便整合个人信息,再组织团伙以“赠送限量纪念品”和“回购收藏品”等为由,在全国各地实施电信诈骗。期间还使用了反侦查手段,涉案上千万元。

  去年年底,盘龙警方远赴上海捣毁该诈骗团伙,控制了12名嫌疑人。

  据统计,近3年,昆明市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年立案数均不低于3000件,犯罪活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均超过亿元,而且呈逐年上升和蔓延趋势。

  

嫌疑人用于实施诈骗的假纪念币。警方供图

 

  嫌疑人用于实施诈骗的假纪念币。警方供图

  物流经理偷取客户信息 诈骗公司设诱行骗

  据了解,20多岁的安徽人韩某本是某大型物流快递公司上海分部的经理。虽然事业稳定,但韩某却不愿止步于此。为了发大财做富翁,韩某想到了诈骗。于是从去年2月起,韩某便利用职务之便搜集整理客户的个人资料,筛选出一批买卖过收藏品的客户。同时韩某与王某合作,让后者成立一个假公司,专门实施电信诈骗。

  据盘龙警方昨日介绍,韩某甚至还入股王某的公司,成为整个团伙的大股东和大Boss。王某则雇佣老乡,在韩某提供的客户资料上选定作案目标,然后打电话给这些受害人,谎称要赠送纪念品或购买受害人已有的收藏品,从中骗取手续费等。经初步调查,该团伙单在云南就已诈骗十余次。

  以购买为由骗取手续费 推销假纪念币、邮票等

  去年10月,市民王先生向盘龙警方报警,称其多次接到“上海收藏公司”的电话,对方说要购买王先生的收藏品,但需要王先生先付手续费,“一共骗了我42万元”。随后盘龙警方成立专案组,顺藤摸瓜,最终在上海抓获韩某等12名嫌疑人。

  经调查发现,该诈骗团伙以购买王先生手中的收藏品为由,让王先生购买小礼品当作手续费。随后,该团伙使用货到付款的方式,给王先生邮寄一个小礼品,让王先生收货时支付收藏品交易所需的手续费。当王先生支付了手续费后,该团伙便就此失联。

  其实,骗取手续费只是该团伙的一个诈骗手段,另一个手段则是推销假收藏品。

  据警方介绍,该团伙得到客户资料后,会先以“中国国际收藏者协会”的名义给受害人打电话,称因有其良好的收藏记录,可享受价值高昂的猴年纪念章,只需要3980元。如果受害人付款购买,那么不久后该团伙会再次实施诈骗。

  “他们会再打电话,谎称是上海收藏品监督管理局的人,说现在有几个名额可以享受国家收藏基金24万元,但需要先买一套纪念品。”民警称如有受害人答应购买,该团伙便会以次充好甚至拿出假冒伪劣的纪念品卖给受害人。这些假纪念品包括“百佛图”“抗战纪念币”和各国货币等。假货成本价几十到几百元不等,卖给受害人却是几万到几十万元。

  专挑老年收藏爱好者下手 使用反侦查手段

  据了解,以韩某为首的该团伙专门选择老年人下手,所诈骗金额绝大部分来自老年收藏者。该团伙实施的电信诈骗涉及全国各地,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元,目前,盘龙警方专案组查证的8起诈骗案都与该团伙有关。

  为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该团伙在行骗中还使用了反侦查手段。比如,嫌疑人王某使用假身份证与韩某所在的物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给受害人邮寄各种假冒的纪念品。

  此外,在物流单据上,该团伙将发货人和收货人的电话号码都写为团伙内部的联系方式。当快递员送货到达时,电话只能联系到诈骗团伙,再由诈骗团伙通知受害人去领货。“他们这么做,一是要防止警方按照快递单据找到受害人,二是也怕有类似他们的诈骗团伙从快递单据上偷取精准的客户资料。”民警介绍说。

  目前该起电信诈骗案还在调查中,警方提示收藏爱好者要提高警惕,谨防电信诈骗。

  链接

  这几种新型诈骗 看清望准记好哦

  从1月18日起,昆明市启动为期5天的“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活跃在社会上的电信诈骗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QQ诈骗、邮包诈骗、虚假中奖、冒充熟人诈骗、直接汇款诈骗、电话欠费诈骗等43种。岁末年关,小心遭遇以下几种新型诈骗。

  1.收藏诈骗:犯罪分子冒充以各种收藏协会的名义,印制邀请函邮寄各地,称将举办拍卖会并留下联络方式。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预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2.快递签收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假冒快递公司人员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3.微信-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在微信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一旦获取购货款则无法联系。

  4.微信-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的帖子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发布朋友圈里,引起不少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通讯诈骗。

  5.微信-点赞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6.微信-利用公众账号诈骗: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