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休闲 » 曝光台 >> 正文

曝光台

上海警方围剿藏品交易诈骗团伙 捣毁35处窝点
江苏消费网 (2016-04-12) 来源:市场导报
阅读:

  

 

  上海警方通过微博发布了出击行动的信息

  

 

  就是这块捡来的石头被出价200万元

  通过设立藏品流通中介企业及境外机构,勾结不法检测单位,聘用社会闲散人员假扮买家、鉴定师和评估师等,再假以提供藏品鉴定、检测、评估、展览和拍卖服务之名,骗取藏友各种服务费用。对于藏品市场存在的这些乱象,《市场导报》记者经长久的调查并披露后(详见导报2016年3月15日 《独立调查》B44-45版),舆论陆续发酵。导报记者新近获悉,上海警方紧随其后重拳出击。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日前会同全市15家公安分局,首次以大兵团、多警种合成作战模式,开展了文玩艺术品流通领域合同诈骗犯罪的集中打击,捣毁26个团伙在沪开设的35处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50名,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

  追踪始末

  “就在清明节前,竟意想不到收到了骗子公司的全部退款,真的很感谢。《市场导报》揭露了真相,讲述了我们的遭遇,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为我们主持了公道,真是一份有担当的维权大报……”稿件刊出后不久,导报记者就接到了全国各地不少藏友陆续打进来的电话,很多是报喜的。

  他们表示,如果不是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上海公安的快速出击,他们的钱也不会这么快就拿回来了。一位网名为“失落”的网友向记者来电表示,自己被上海君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骗走的数万元现金已经通过法律途径要回来了,他为此激动地落了泪,“我真心地感谢你们,无以言表,谢谢!”

  此前在2016年1月,相继有读者向导报在线维权(www.zjscdb.com/wq)投诉,反映上海多家藏品文化公司以“精湛”的话术和雷同的手法,以“保证金”、“鉴定费”、“服务费”、“图录费”等名义骗取他们不等金额服务费的事实经过。

  退休老人胡先生,在网上晒了一把自己的藏品(紫砂壶),被上海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业务员以有买家看中,愿意出160万买下为诱饵,签订服务协议,后经检测机构检测为现代品,1万元保证金被没收;在温州工作的黄先生,向文化展览公司缴纳了1.5万元所谓保证金后,开始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拒绝和推诿,联系的业务员一开始还解释,后来干脆失踪……

  与他们有类似遭遇的不在少数。为了印证读者们的反映,导报记者特地进行了一次试验,将一块西湖边捡来的普通石头,放上58同城网藏品交易栏目。随后,便有新加坡(上海分公司)昱乾国际拍卖、英国菲利普斯(上海分公司)拍卖、上海大英国际等多家文化拍卖公司的业务员纷纷向记者“报价”。其间,一业务员称该普通石块为玉原石,出价“500-1000元/克,更有一文化公司业务员称记者的石头为石髓,报出200万元的“天价”。

  公安介入

  今年3月15日,《市场导报》刊发上海藏品交易诈骗乱象的长篇报道之后,上海警方迅速介入其中。在上海市公安局的统一指挥及市、区两级工商部门的配合下,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全市15家公安分局集中收网,现场控制、甄别近800人,捣毁26个团伙开设的35处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50名 (刑拘370余名,取保候审70余名),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

  导报记者了解获悉,由于此前收到不少投诉,上海警方先期进行布局调查,对全市文玩艺术品流通服务类企业开展全面排查。在全市共梳理出20余个犯罪手法恶劣、群众反响强烈、作案规模较大的诈骗犯罪团伙和包括 “上海厚宝拍卖有限公司”等十余个涉案的信息发布平台。经过仔细分析、认真排摸、缜密侦查,成功摸清了该团伙的犯罪模式、组织架构、分赃模式等作案手法,再集中抓捕。

  上海虹口公安分局经侦支队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2月以来,该局陆续接到群众反映,比如辖区一家名为国尊(上海)展览有限公司涉嫌合同诈骗,是其中涉案金额比较巨大的一个案子。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国尊公司注册时表面是一家从事收藏品展示展览的公司,但其在网络大肆宣传称自己是专业的古董拍卖公司,并通过竞价排名等手段使得网友只要输入“上海收藏”、“上海鉴定”等关键字后,置顶信息里总能找到该公司的名字。除了对外宣传,公司还雇佣了大量的员工,通过网络论坛、电话或微信寻觅被害人,用免费展示、高价代售等方式吸引不少收藏爱好者。目前初步查证被害群众1400余人,涉案金额1700余万元。

  上海警方还向公众勾勒出此类骗局的欺诈手法:这类公司一般注册为从事收藏品展示展览的公司,并租下高档商铺,打造成上百平米的展示厅,最后开始通过网络大肆宣传。团伙有正规客服代表与被害人联系,说对方藏品价值百万,引诱当事人到上海来和服务人员接头,把人带到经营场所后,再由带VIP牌子的工作人员来谈。鉴定后的价格非常诱人,而且现场就会有买家前来讨价还价,让当事人觉得能得钱,有必要去第三方鉴定机构付巨额鉴定费,作进一步鉴定。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副总队长李伟军评价说,“此次多警种合成作战模式,避免了因个案零散打击造成打草惊蛇,实现了对整个行业的集中整治和有力震慑。”

  乱象背后

  在为公安迅速出击点赞,诈骗公司被绳之以法大快人心的同时,不禁让人反思,明明藏品没有那么高的价值,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藏友上当呢?

  办案民警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这些公司巧妙利用了藏友 “捡漏”的心理,首先用看似华丽而又合法的外衣来掩盖,骗取被害人信任,同时在重点商圈、繁华区域租用高端写字楼为办公场地,造成公司实力强的假象,以此迷惑被害人;其次选取外埠人员为主要诈骗对象,以路途遥远为被害人制造障碍,尽可能避免被害人到上海现场参与展示与拍卖,达到掩饰其犯罪行为的目的;最后雇佣“群众演员”,犯罪嫌疑人聘用社会闲散人员或境外人员假扮藏品买家、鉴定师、评估师或竞拍人员,导演虚假展示、拍卖会,以鉴定费、检测费、展览费和拍卖费等名义骗取各种服务费用。

  上海警方呼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现实中,还是希望市民群众保持高度警惕,认真识别和防范,切勿因贪小侥幸心理,将一生辛苦积蓄投入犯罪分子囊中。

  浙江杭泰律师事务所的潘琼华律师则从法律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藏友被骗波折的命运背后,折射出如今古玩拍卖市场的几多乱象。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是导致目前古玩收藏品拍卖行业乱象丛生的根源之一。在相关法规中,对拍品价格的认定程序没有严格的规定,拍卖公司还可以利用免责条款免除自己的赔偿义务,鉴定专家与拍卖公司或者文化展览公司往往利益共生,为此不惜颠倒黑白。他同时建议完善藏品行业的诚信体系,从立法和建章立制、严格监管入手,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持续关注

  媒体的曝光,公安机关的查处,使得部分受害人的维权行动取得了进展。不过,目前仍有不少受骗者尚未能追回损失。

  徐老伯是一位癌症患者,于去年被上海某文化展览公司骗走金额1.5万元。“我被他们骗去后,不但被逼交了费用,藏品也拿不回来。我是个病人,我的爱人一直陪着我来回奔波于上海和老家之间,心力憔悴。”他告诉记者,“《市场导报》等媒体报道后,迫于舆论压力,对方公司的态度转变了许多,虽然还没有推动对该公司的立案,但维权之路已经看到了曙光。”

  一位被上海某文化展览公司骗去2万元的温州黄先生则向记者表示,“公安的出动对诈骗公司是致命一击,但是仍旧有不少像我这样的被骗藏友无处讨说法,希望媒体能继续关注。”

  对于此次事件的进展,《市场导报》还将持续关注。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