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下乡”田野调查实录之二
农村汽车消费最注重“生产”功能
国家拿出50亿元补贴汽车下乡,意在促进农村市场消费。但各个地方的农村实际情况不同,各地农民的购买力和对车型的需求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那么,各地的农村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型?下乡政策是否能激发他们购买汽车的热情?他们对汽车下乡政策有什么建议?本报各地记者对各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河北 三轮车换轻卡“卡”在牌照上■本报记者 李 健
“我今年以来一直都在关注汽车下乡政策,打算借这次机会买辆微型面包车,不仅做买卖方便,还能经常带一家人到城里逛逛。”4月9日,在石家庄市晋州杨家营乡经营农资生意的杨保宁告诉记者,他早就到汽车市场打听好了价格,汽车下乡实施细则一出台,就和亲戚到石家庄一家4S店买了一辆售价近3万元的小面包车。“以前都是开农用三轮车拉货,虽然一年也能赚个两三万元,可就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太辛苦,路上还经常有交警管制。现在业务逐渐增多,手头也攒了点钱,就想买辆面包车。”杨保宁向记者介绍说,他那辆三轮车加上燃油消耗每年养车费用大概要五六百元,买汽车后这项费用至少也得几千元,但他觉得还可以承受。“我买这辆车最看重它皮实,车内空间大,拉货的时候把后面的座位收起来,有足够的空间,拉人的时候再把座位放下来,可以坐7个人,而且价格也比小轿车便宜得多。”杨保宁告诉记者,他这辆车售价28900元,国家补贴2890元,此外,按照汽车产业振兴规划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又省下1000多元。原来的三轮车报废后,还得到2000元补贴,算下来,自己只花了2.3万多元就把汽车开回了家。
记者在晋州农村调查了解到,农村在选择车型、价位及性能时,更看重车载空间大、价格低、皮实耐用且底盘稍高的车。
另外,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实施“汽车下乡”后,不少农民通过购买摩托车和微型面包车享受到了补贴优惠,但由于换购轻型卡车必须报废一辆农用车,很多农民不得不放弃了购买轻型卡车的计划。“我原本想如果国家有补贴,就买辆轻型卡车跑运输,可实施细则一下来才知道,要享受优惠,还必须报废一辆农用三轮车进行换购。”石家庄市赵县曹庄村村民曹志强告诉记者,他有一辆金蛙牌农用三轮车,是2004年花8000多元买的,平时拉化肥、种子、农耕工具特别方便。家里还承包了十几亩梨园,三轮车可以直接开到梨园,而要是轻型卡车就没这么方便了,因此,他不想把三轮车报废掉。“再说按照实施细则,我们的三轮车也根本没法报废。”曹志强说,报废三轮车要交管部门开具证明后才能送交汽车回收公司,但2004年以前购买的三轮车都只是在农机局登记,没有在公安交管部门上过牌照,自然就拿不到交管部门的证明。因此,他认为,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用三轮车换购轻型卡车的做法有些不切实际。
四川 道路条件制约下乡深度
■本报记者 谢莉葳
四川省洪雅县是有名的全国天然生态农业示范县,这里山清水秀,紧邻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该县东岳镇骑龙村的很多村民以养殖奶牛、养长毛兔、养蚕、养野蜂为生,家家都盖起了漂亮的房屋,但买了车的还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拿三四万元买一辆微面不成问题,但似乎没这个必要。
退休教师谢德伦养起了野蜂,野蜂在不同的季节都要随着花源迁徙。这不,春季油菜花刚谢,他马上又要带上蜂箱进瓦屋山采集黄芪等药蜜。虽说来回往返路途遥远,有一辆车更方便些,但他并不打算买车,因为无论是微面还是轻卡,都装不下二十几个蜂箱,所以他一般是花钱雇一辆大卡车运过去,花期一过再运回来。至于代步,他表示摩托车已经足够。
地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平南羌族乡位于四川省平武县西北最深处。这里山路奇险,一边是悬崖深涧,一边是峭壁林立。从绵阳出发,沿途常见半边悬空建在公路一侧的房屋,开车经过时,屋檐近得几乎触手可及。
羌族汉子刘子清家在四川省平武县羌族乡算得上大户人家。5.12大地震损毁了他兄弟俩的部分房屋,利用重建的机会两家打算联手在自家宅基地上修建一所农家乐,起名叫清水湾休闲度假山庄。
刘子清告诉记者,这个平南羌族乡共有2800多人,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全乡只有二十几辆车,其中大部分是农用车。即使像他家这样条件比较不错的人家,也只有摩托车,没有买汽车。购买力差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山路狭窄,地势险要,连停车都成问题。因为最近农家乐正在筹备开业,兄弟俩也有点动心,开始考虑买车的问题。“想买一辆微面,可以到城里接送客人;再买一辆轻卡,用来采购物资。”至于买什么牌子,他表示还没有想好。
北京 轻卡有些不够用■本报记者 张 鹏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何各庄村紧邻大山。据该村党支部田书记介绍,全村约100亩耕地,经济条件在周边地区处于中等水平,外出打工是多数年轻劳动力的主要经济来源。
何各庄村农民老何家2004年添置了一辆农用车,平时主要用它往建筑工地上运建材和石料。当记者问及是否听说了汽车下乡一事时,老何表示知道,但政策所涉及的所有具体细节一概不知。与老何一样,该村其他农民也从报纸、广播等渠道得知了汽车下乡一事,但具体怎么换购、补贴多少,却不清楚。
尽管受访农民对汽车下乡政策知之甚少,但通过记者的解释,大家一至认为,政策绝对是一项好政策,能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然而也有不少农民认为,农村用车最讲实用性,政策选择的轻卡还不够实用。
何各庄村民老李现有一辆三轮农用车,但他明确表示,不准备换购轻卡。“我们农村用车,起码也得是带‘翻斗’的,马力要大,还得皮实耐用,能过沟沟坎坎。”老李告诉记者,他家的农用车目前主要用于短途跑工地,运些建材、水泥和石料,基本就在几个村之间活动,因此对车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载重大。
山东 汽车的质量和价格最受关注■本报记者 王照重 尹训银实习生 尹玉玺
“能享受政府补贴,咱老百姓得到实惠,好事啊。”记者在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镇采访时,不少村民表示,已经从媒体上得知了国家出台的“汽车下乡”政策,并对政策非常期待。
家住王瓜店镇王东村的王绪文告诉记者,他家里共有四口人,孩子们参加了工作,家庭负担一下子小了不少,再加上这几年家庭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正考虑购置一辆5万元左右的微型客车。这段时间,王绪文四处考察车型,从汽车的质量、品牌和耗油,到其安全性、市场保有量和维修便捷程度等,他都考察得很仔细。由于对汽车了解不多,王绪文最为关注的还是汽车的质量。他希望买一款经得起市场考验的“老品牌”。“农民买车讲究的就是皮实耐用,汽车的质量一定要好。”王绪文说,买辆车是为图个方便,要是三天两头去修,还不够麻烦的呢。
王瓜店镇蒋庄村的村民孟宪胜虽然有买车的意向,但是目前还处在观望中,他要认真比较各种汽车的价格和使用费用。孟宪胜表示,农民买车第一考虑的是汽车的价格和使用费用。他很赞成小排量轿车和环保节能的车型能享受补贴:“车不仅要买得起,还要养得起才行。买辆汽车花几万块钱不算啥,但一年光油钱、过路过桥费、维修费、保养费、车船使用税等就不少。而小排量低油耗的车辆一年可以节省不少开支。”
在采访中,不少村民表示购买汽车下乡车型能够分期付款就更好了。尤其是村里的年轻人,他们很愿意享受分期付款的便利,多数人认为首付30%,月还款额2000元以内,自己能够承受。
虽然不少被采访的农民表示愿意趁着这个优惠政策买辆车。但同时,很多农民担心经销商会不会变相加价,甚至不如没有享受政府补贴优惠的汽车便宜。蒋庄村村民张继泉说,政策是好政策,咱农民就是怕下乡的汽车价格虚高,最后老百姓还是得不到实惠。也有一些农民担心补贴程序过于繁琐,补贴款难以兑现。王绪文说:“买了汽车之后,去领补贴,要办的手续如果太多,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可搭不起。”
广西 5万元以内汽车受欢迎■本报记者 顾艳伟
广西宾阳县和武鸣县均属于石山地区丘陵地形,随着国家“村村通公路”政策的实施,当地的出行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凭借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农产品,部分村民的经济条件得到一定改善。本报记者在宾阳县新桥镇大仙村委调查时发现,该村大多数家庭都拥有摩托车和农用三轮车,其中有两户家庭还分别购买有华普牌小汽车和田野牌皮卡。
大仙村村民韦壮胜说,他一直在留意国家实施的“汽车下乡”政策。因现在使用的田野皮卡是辆二手车,油耗偏大,他有意购买一辆轻型载货汽车。按照“汽车下乡”的补贴标准,他只能得到10%或者5000元的定额补贴,这个补贴与他期望的15%—25%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
韦壮胜给本报记者详细算了他一年的收入账,他现在有11亩果园和1亩菜地外加一些水田,一年的收入也就在6万—7万元左右,他现在一年的养车费用在8000元左右,再除去2个孩子(分别读中学和中专)每年的学费1.5万元,及家庭生活开支1万元和购买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1万元,每年实际纯收入也就是2万元左右。而现在很多轻型载货汽车售价都在5万元左右,也就是说他要拿出将近3年的纯收入来购买一辆汽车。如果政府的补贴过低或者补贴不到位,对于他买车来说,显然有一定的压力。
本报记者在宾阳县和武鸣县调查时,共向当地村民发放15份问卷调查表,其中有效问卷13份,在这些人中有9人表示,购买汽车时价格要控制在3万至5万元。武鸣县府城镇四明村的村民李春天说,当地村民一年的纯收入普遍在2万到3万元左右,这还得确保家人一年之中不得患上大病等一些突发意外的事情。这样的一个现实条件决定了农民购买汽车的价格只能在3万到5万元之间。
说到首选的车型,大多数人将皮卡或小型载货车作为购买对象。李春天说,他买车主要是往南宁拉水果,因此,他期望的汽车不仅要价格便宜,还须具备安全、省油、维修方便等条件。
广东 购车补贴细节还不明确■本报记者 黄 劼
汽车下乡实施方案出台后,广州及其他城市的不少商用车以及微面经销商,全力筹备货源,迅速安排促销。
虽然是经销商全力筹备安排促销,另一面却是农民消费者的观望态度,并且对补贴怎么发放表示不了解。在广州的一家通用五菱经销店里,近期来店询问和买车的消费者与日俱增,农民们对于补贴怎么发放等细节问题有很多疑问。佛山市南海区长安汽车的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很多户籍在农村的消费者都在询问补贴发放的问题。有部分消费者表示,在这段时间宁可持币待购,等待地方补贴办法出台再说。莫伯壮是清远市清新县的一名农民,他从报纸上看到“汽车下乡”政策后,就想购买一辆轻型载货车,为此,他四处打听领购车补贴要办哪些手续,是否要村委会开证明等,但他从汽车经销商处无法弄清楚办理领取补贴需要哪些手续。
据了解,目前在广州、深圳和东莞等城市,微车的购买者大多是外来人口,他们购买微车都是用暂住证购买,但是补助只能是回户口所在地领取,往返的时间和成本难倒了不少人。因而,有经销商建议,其实还不如凭农村户口在购买当地实现补助。
河南 期盼补贴尽快落实
■本报记者 耿记安
41岁的李文增是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阿虎寨村农民。1个多月前,他刚刚花3.3万元购买了一辆“长安之星”面包车。然而,冲着汽车下乡补贴政策购买汽车的李文增现在对如何获得补贴一头雾水。
买车时,汽车销售公司的销售人员反复向李文增介绍说,他买的汽车可以按国家汽车下乡政策获得10%的补贴。然而,购买汽车后,当李文增拿着购车手续和个人证明材料到当地镇财政所申报汽车下乡财政补贴资金时,镇财政所人员却告诉他镇里还没有接到汽车下乡财政补贴的具体通知和实施办法,关于购车补贴款的事只能等一等再说。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梁庄镇,目前和李文增一样面临汽车下乡财政补贴困惑的至少还有十几位。
3月13日,财政部正式下发的《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公布了“汽车下乡”的具体补贴标准和落实方法,然而,在许多基层财政部门,这项工作还没有正式启动。致使抱着一腔热情购车的农民去当地财政部门要求财政补贴时,却碰了一个“软钉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梁庄镇的阿虎寨村共有500多人口,人均耕地约1.5亩,每年纯农业收入每亩约700元。目前,全村的三轮、四轮农用车约有200辆,这在豫北属于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农村。对于汽车下乡政策,记者调查的30多位农民普遍反映仅仅在广播电视里听说过,但只是一知半解,10%的农民甚至表示不知道。
目前除农用车外,阿虎寨全村还有汽车6辆,其中价值5万元左右的小型货运车2辆,价值2万元左右的小型面包车4辆。在调查中,5%的农民表示,现在农村条件好了,即使没有汽车下乡政策,他们也有买辆汽车的打算,当然汽车下乡政策的出台会更多地激发他们买汽车的热情。但农民买汽车纯粹是自家使用的很少,无论是购买货车还是面包或者轿车,都希望“通过经营给自己带来收益”。
汽车的售后服务依然是农村汽车消费的瓶颈。采访中,有汽车的农民一致向记者反映,别说在乡里,即使是在全县,汽车的售后服务网点也非常少。汽车有点小毛病还好办,一旦出现了大问题只能找辆拖车拖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之外去维修,非常麻烦。李文增的“长安之星”每次保养和维修都只能去濮阳市。相比之下,当地的农用车的售后服务网点就比较多,甚至开车时间长的农民自己就可以维修。“最关键的是不能让政策成为一纸空文,或者成为某些部门和企业牟利的工具,那样的话我们会很寒心。”李文增的说法反映了当地农民消费者的心声。他们纷纷表示盼着国家的汽车下乡补贴政策能尽快落实到位。
辽宁 购车最怕得不到真实惠■本报记者 王文郁
辽宁省盘山县边东村以农业种植为主,村中886户农民有地3000多亩,人均1.4亩。该村村委会主任宣久刚向记者介绍说,该村有三轮和四轮农用车100多辆,春天忙农活儿运送生产资料,秋天忙运粮食。记者在对家有农用车的村民进行调查时,被调查农民对现有用车状况还是满意的。在接受调查的有车农民家庭中,他们基本购买的是三轮农用车或四轮农用车。包括油钱、保养费、维修费等,1年费用一般在2000元以下。农民兄弟购车最看重的是马力够用、省油、皮实耐用、价格便宜、好维修,而对于车内空间并不刻意追求。多数农家自用农用车用于运送农资,拉运粮食、蔬菜、水果,偶尔也运送一些建材等物资,行驶路况主要是乡镇道路、土路和沙石路。由于农用车在农村市场竞争激烈,生产、经销商提供的服务也很周到,所以农用车在维修方面十分便捷。加之农用车的部件相对较少,所以在村里或是乡镇都可以很顺利地得到维修。另外,他们的农用车主要用于田间地头,因此很多车辆的最大开销就是油费,其他费用很少涉及,因此有车一族对现在的用车环境基本满意。
家中无车或正准备买车的农民在接受记者调查时表示,他们能够承受的价格在2万元以下,主要用于拉化肥、种子、农具,以及赶集卖农副产品。在很多农村地区,农村家庭拥有一辆农用车已经非常普遍,农用车在农民家庭中已经不再是什么奢侈品,由于其拥有非常强大的实用性,因此成为农民从事农耕的好伙伴。相反,农村家庭购买摩托车的比例正在下降,因为摩托车的很多功能远不及农用车实际。对于潜在的购车农民,一次性付款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贷款对于他们来说很麻烦,他们也不愿意采用。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农村进一步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时,农用车辆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加大,农民想利用汽车下乡政策更换新车的愿望也很强烈。但是,像有的村中家用三轮、四轮农用车的普及率高达百分之四五十,还有的村比例更高,这些车除了购车证明外,没有其他相关的手续。这些车是否属于换购补贴范围,政府是否能够给这些在农村数量众多的车型一个优惠待遇,同样非常受农民消费者的关注。
重庆 “山城棒棒”的汽车梦■本报记者 刘文新
在山城重庆,靠为别人搬运货物、出卖体力为生的,被称为“棒棒”的进城农民遍布大街小巷,人数多达20万人以上。他们大多来自重庆山区偏远的农村,却又在车水马龙的大城市里谋生。他们对汽车下乡的政策知道多少?他们的心中是否也憧憬着一个美丽的“汽车梦”?记者日前采访了一个“棒棒”群体。
这个群体来自重庆綦江县横山镇盐巴村生产1队,共25人,年龄在30岁—55岁之间。主要蹲守在南岸区金山路的一个药品市场附近,为药品经销商装卸货品。
听说记者要采访关于汽车下乡的话题,他们纷纷聚拢了过来。“汽车?那东西离我们太遥远了哟,那可是城里有钱人才会考虑的事情,我们‘棒棒’哪里会去买啥子汽车哟,整天想的就是多找几个苦力钱,好养家糊口。”38岁的“棒棒”袁小力告诉记者,他们生产1队位于海拔800米高的一座大山上,共有200多人。但平时留守在家里的只有四十几个人,主要是老人、妇女及小孩。其余有劳动力的都跑到城里打工或当“棒棒”去了。主要是因为村里田地少,每人只有五六分田,种点水稻、蔬菜、瓜果。靠地里的这点产出,根本维持不了生活,因此只能到城里找点“活路”干。像他家里有3个未成年的小孩,老婆在家带孩子,种着两亩薄地,养了两头猪,几只鸡,一年的收入还不到1000块钱。他在重庆当“棒棒”,一年则能够攒下五六千块钱。“现在攒了点钱,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家里的房子建起来,小孩子读书还要花不少钱。以现在的条件和收入,不可能去考虑买车子的事情。”
虽然目前还不可能买车,但“棒棒”们对汽车还是有憧憬的。50岁的“棒棒”李渝水告诉记者,去年他家在村里建新房子,到县城租了一辆卡车拉砖瓦和水泥,只跑一个来回,就花了300元,好心痛啊。当时就想,要是自己也有一辆这样的车多好啊,既可自己家用,还可在乡村间跑货运。一年可以攒到好几万块钱哩。
“棒棒”们普遍认为,既使他们能够买车,也是用来跑运输挣钱的,而不可能是用于享受的。李渝水说:“可一辆车动不动好几万块钱,又没有人敢去冒这个险,要是万把块钱就可以买辆货车就好了,我估计有很多人都会去尝试一下当车老板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