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动车 » 汽车中心 » 汽车业界 >> 正文

汽车业界

药后驾车也危险
江苏消费网 (2008-06-13)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许多药物由于本身的副作用或长期、大剂量服用时可能引起心悸、头痛、眩晕、焦虑、肢体颤抖等不良反应,会影响驾驶安全,专家呼吁驾车一族服药要谨慎
药后驾车也危险
■本报记者 李卫芹
    大家都知道,酒后驾车很危险,目前国家已经对酒后驾车有了限制和立法。可是你知道吗?服用某些药物后开车也是相当危险的。与疲劳驾驶和酒后开车相比,服用部分药物后开车的危险性非常大而又容易被忽视。相关部门统计表明,药后驾车的危险性绝不低于酒后驾车。
药后驾车事故频频
    一辆出租车开着开着,突然左右摇摆。随着一阵尖锐的刹车声,出租车冲上路旁石阶。幸亏当时路旁无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4月28日,这位险酿大祸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这都是服用感冒药惹的祸。
    5月27日凌晨,一名司机服用感冒药后在武汉市一条高速公路上行驶,因药物反应引发翻车事故,幸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最近,林先生身上长出不少红疹,到医院买了抗过敏药,因为治病心切,他擅自加大剂量服下后不久即开车上路,感觉头晕眼花,一个恍惚与同向行驶的车辆擦碰。事后林先生心有余悸:不知道抗过敏药还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应。
    一位在车祸中受伤的司机患者,经酒精检测发现并无饮酒情况,但经尿检却呈阳性,最后查实这位司机服用过抗感冒药、镇静药。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50多岁的司机梁师傅对药后驾车有这样的体会:“出车前抗过敏药是绝对不能吃的,此外,一些降血压药、胃药也不能吃。”他本人就因为药后驾车出过事。
    调查报告显示,感冒特别是流感,对人的行动能力会产生重大影响。据德国科学家统计,11%的肇事是因司机服镇静药物引起的。英国统计,服用抗组胺药与镇静剂的人发生车祸的几率比常人高5倍。我国的一份调查表明:药后驾车的人中,用抗抑郁镇静剂的事故率达97%,服用大麻酚镇吐剂的事故率是90%,饮酒后驾车的事故率则是87%。频发的药后驾车交通事故向人们昭示着:药后驾车有时比酒后驾车还要危险!
影响驾驶的药物何其多
“药物副作用其实挺大,药后驾车危险性不亚于酒后驾车,但很多人显然忽视了药物的反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特需科副主任医师黄淑芳向记者介绍,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对疾病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可能在患者身上出现一定的副作用。一些药在服用后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嗜睡、视觉模糊、乏力、反应迟钝、听力减退、肌肉震颤等一系列副作用,不仅会使工作质量大打折扣,驾车一族服用后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黄医生随后为记者列举了一大串影响驾驶安全的药名(见专家提醒一文)。让记者吃惊的是,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些抗过敏药、镇定催眠药、解热镇痛药之外,还有如镇咳药、胃肠解痉药、止吐药、平喘药、抗心绞痛药、抗微生物药、降糖药、抗心率失常药等也能影响到驾驶安全。据黄医生讲,这些药长期或较大剂量服用都可能引起心悸、头痛、眩晕、焦虑、颤抖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驾车一族服用此类药一定要高度谨慎。
对药后驾车危险性认知度低
    有多年驾车经验的梁师傅深知药后驾车的危险性,他告诉记者,每次去医院看病,他总是要提醒医生他是司机,让医生给他开适合司机吃的药。
    梁师傅说,以前开车的人少,那时司机开车都要进行非常严格的身体检查,经常吃药的人很难开上车。现在开车的人多了,驾车限制也放宽了。一些司机由于身体原因必须服用某些药品,而这些药恰恰又会威胁到驾驶安全,但很多司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在随后的调查中,记者发现不仅是司机,包括一些医生在内,在服药与安全驾车的问题上,许多人的认识显然没有梁师傅那么深刻。记者分别以司机身份到北京多家医院的呼吸内科就诊,称自己感冒了。多数医生在给记者开药时并没有询问记者是不是司机。当记者向医生特别说明自己是司机时,一位医生对记者说:“药品说明书上写着呢,司机慎服,你开车的时候别吃就是了。”
    仅靠说明书是不是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呢?黄淑芳医生说:“现在药品的说明书上绝大多数都标明了不良反应,并且标明了司机和高空作业人员慎服,但也有一部分药品中没有提到司机慎服。这是因为有些新药投入临床使用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发现不良反应。此外,有些医生的用药经验也不足,或者只是参考已经过时的药典给病人开药,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不是很清楚。在对新药的毒副作用观察了解不够的情况下,医生往往会误开影响驾驶安全的药物或对特殊行业没有格外进行医嘱。此外,还有一些患者认为自己身体底子好,在服药的时候根本不注意药物说明书上的说明。实际上身体底子好不好和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司机师傅在看病的时候,应该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是一位司机,这样,医生给他开药时就会尽量避免那些影响驾驶的药物。而医生在开药的时候,也应该主动问一下患者,是否是司机或需要高空作业。因为很多人对药后的危险性还一无所知。”黄医生说,这些提醒并非小题大作。
如何避免药后驾车隐患
    如何避免药后驾车带来的安全隐患呢?
    黄淑芳说,现在药品名目繁多,让司机完全了解哪种药可以吃、哪种药不能吃几乎不可能。所以,司机在服药时第一件事就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看看有什么不良反应,会不会影响到驾驶安全。绝大多数影响驾驶安全的药物都会标有“高空作业、驾驶车辆、操作机器时禁用”。鉴于有些药还没有完整地标明不良反应的情况,黄医生建议说,“司机在服用中枢兴奋药,某些镇痛药、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肌肉松弛剂、平喘及治疗鼻炎的拟肾上腺素药及某些抗组胺药、降压药、止吐剂时要特别小心,服用前一定要参考医生的意见。此外,如果司机需要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也需要征询医生的意见。”
    黄医生还谈到,因年龄、性别、机体状态等个体差异,即使是相同的药物,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清除率等都会有一定的差别,加之患者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也存在差异,在服用药物时,要注意个体的不适反应,及时请医生更改药物或调整药物剂量。对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的驾车族,使用新药时要认真观察有否过敏现象的发生,并预备积极的应对措施。用药后如出现不适反应时,轻者可减少剂量,重者必须停药。
    在采访的最后,黄淑芳医生提醒,要避免服药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尚无服药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准确统计资料,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有待健全。“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使人们了解服药与安全驾车的常识。”
●新闻链接
波兰研究称两成车祸因服用药物造成
    近日波兰《日报》援引一个最新的研究报告说,波兰是服用止痛和镇定类药物最多的欧洲国家之一,而这些药物在单独或者相互作用下会使人嗜睡。
    从2007年10月开始的此项研究显示,波兰2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司机服用了一些日常药物造成嗜睡引起的,而肇事司机对此却全然不知。
    研究人员沃隆说,警方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而它的严重性仅次于服用酒精和违禁药物。他说,止咳、退烧药物等所含成分会让人在服用后感觉像饮用啤酒一样昏昏欲睡,而这些药品的包装上并没有就此对司机作出警示。
    沃隆说,虽然有些药物注明由于会引起嗜睡需要晚间服用,但是很多药会在服用后24小时内发生作用,而人们往往容易对此忽视。
(汪 文)

编辑:小鱼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