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动车 » 汽车中心 » 汽车业界 >> 正文

汽车业界

车内异味不可小觑
江苏消费网 (2008-04-15)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车辆异味与健康”系列话题之二
车内异味不可小觑
防污标准走出第一步
■本报记者 张 震
    在国内,虽然已发生多起因车内空气污染而引起的纠纷案件,但是,车内空气污染仍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且,由于没有相关的车内测量标准,多数纠纷以消费者败诉而告终。
    事实上,有关专家指出,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危害仍认识不足,而对于关心车内空气污染的消费者,如何判断车内空气污染是否超标显得束手无策。
    在漫长的等待之后,3月1日,由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以下简称 《方法》)开始实施。不过,细心的消费者发现,该《方法》并未包含如何判定车辆内空气污染物超标,以及国内汽车厂家是否需要定期提供产品样品进行抽检、消费者发现车内空气污染物质超标后如何维权等内容。专家表示,该《办法》仅仅是监控“车内空气污染”相关标准的第一步。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监控,日后的路还很长。
车内污染严重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宋广生告诉记者,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座椅、棚顶等处用的胶水、纺织品、塑料配件等各种车内装饰材料挥发出来的有毒气体,包括苯、甲醛、丙酮等。此外,车用空调如果长时间不及时清洗,其附着的尘土、细菌等也对人体不利。
    一辆空间不超过5立方米的车内究竟“藏”着多少“毒物”?这个结果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车内共有高达100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新车购买两个月后,这些物质的浓度虽然大幅度下降,但并未根除。
    问题到底有多严重?2004年,由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首次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有93.82%的被调查车辆存在不同程度的车内环境污染。在接受调查的1175辆新汽车中,高达81.6%的被调查新车车内甲醛、苯超标,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无独有偶,2007年底,来自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检测分析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五项车内有害元素中,50款车型中有42款存在不同检测项超标问题,超标率高达82%。其中,甲醛的超标现象最为严重,93%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所含的甲醛含量都超过室内甲醛国际限量值,此外,22%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苯含量超标。
    更让人担忧的是,上周本报记者经过大量走访消费者(见本报4月4日B1版头条),发现多数人在购车时,关心的往往是产品外形、排量和配置等技术指标,而对这辆车的车内环境是否安全,并不是很在意。很多人是在开上新车后,才感到车内刺鼻的气味难以忍受,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昏脑胀、眼睛酸痛的状况。
来自厂家的阻力
汽车一出厂,车内空气质量就能达标,是解决汽车内空气污染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说,要让新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即与污染说再见;而新车是否能够达到规定的安全标准,将成为其能否上市销售的核定标准之一,这才是解决新车污染问题的终极方案,也是从源头上让污染与消费者彻底隔离的关键。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徐强向记者解释说,车内空气污染的原理和家居装潢是一样的,但却没有得到人们同等的重视。事实上,车内狭小的空间可能会导致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更大的影响,并且不同材料挥发程度不同,有的材料挥发时间会达到几年,甚至更久,这时候仅靠打开车窗是难以解决污染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汽车生产商对材料质量的把关上,应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
    但有关专家透露,车内空气检测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却受到了厂家不小的阻力。原因很简单,车内污染是因为使用了大量含有不安全物质的内饰材料和粘结剂,如果要使用安全无毒的材料,势必成本将大大增加。熟悉或进行过家庭装修的人都知道,绿色环保的材料要比不环保的贵。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下,如果本标准得以尽快实施,并作为一个强制性行业标准,多出来的成本部分多数是要车商自己消化。这对某些生产本已经利润不高的微型车和小型车厂商,无疑是雪上加霜。
    宋广生告诉记者:“车内的异味污染严重程度和车的档次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是取决于使用胶、粘合剂和塑料的多少,使用越多,异味就会越大。过去一辆车胶粘剂用5—6公斤,而现在一辆车要用20几公斤。胶和塑料用得比原来的要多,车内的气味自然比原来重。”
治污难题
    在谈到为什么《方法》制定进程缓慢这一问题时,该标准的制定人员之一、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胡玢告诉记者:“从技术角度讲,最主要原因是尚无国外先进经验可以借鉴。”他表示,国外并没有相关的标准可以参考,同时国外相关的机构都是从源头开始抓起,避免使用可以导致污染车内空气的材料,因此在具体检测标准制定上有困难。
    据了解,此项标准的主要控制对象是车辆在静止状态下,由于车内构件材料和装饰材料造成的空气污染,不包括汽车发动和行驶时,尾气窜入车内引起的车内污染。数据采集工作之后,将确定污染物的检测指标限值,最终形成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国家强制标准。“《测定方法》的完成,只代表阶段性工作的结束,下一步还将进行设定车内空气污染浓度的限值工作。”此次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刘处长如是说。
    专家表示,推出车内环境质量标准难度很大。因为汽车环境极具特殊性,静止时和运行时的差异很大,静止状态也许车内环境达标,运行状态汽缸温度会很高,制作材料都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二次污染正在成为威胁车主健康的新杀手。
    比如,车内的“高贵”装潢为大多数客户所追求,但装潢过程中无疑要使用化学制品,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宋广生提醒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汽车消费使用观念,尽量避免过度装饰。如果要进行车辆改装,最好去正规的改装厂,并且要选择合格的装饰材料,以有效避免污染发生。
●相关链接
因车内污染引发的诉讼案
    2003年3月,北京一市民疑因新车内苯污染超标导致中毒患病,经多月医治无效后死亡,其亲属李某遂将生产厂告上法庭,要求生产厂赔偿经济损失70余万元,成为全国首例新车车内污染超标致人死亡诉案;2004年4月,原告李某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2004年,车主卢先生购买的新车经过经销商装饰后,车内甲醛含量超出国家室内空气标准的26倍,车主将经销商诉至法院。但北京市二中院判决认为我国目前尚未制定车辆内空气质量标准,没有同意卢先生提出的退车请求,而是判经销商补偿卢先生3万元。

编辑:小鱼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