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消费者对车越来越了解,同时对车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专家认为,期望值越高失望就越多,这是满意度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营销学有一个观点:心理影响消费。这在汽车行业反映得也很明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消费者对降价的“又爱又怕”。回顾2007年,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降价势头,很多车型的优惠幅度突破了两万元。持续降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心理。已经买车的消费者看到没看几天的爱车身价暴跌,抱怨厂商、经销商“缺乏诚信”,同时也对车辆的真正价值产生疑问;还没买车的消费者看到车价不断下降,产生烦躁心理,同时希望厂家能给“稳定”的价格。
市场人士分析,虽然消费者希望能买到更便宜的车,但内心其实更想要一个“价格=价值”的稳定保证。北京现代雅绅特车主集体投诉事件,就是厂家承诺与车型降价发生冲突的一个例子。厂商及经销商们应警醒,只有让消费者有“安全感”的品牌和车型,才能最终笑傲车市。
车价不断下降的同时,原材料价格却不断上涨。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这给汽车制造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给整车成本、零部件成本带来了严重压力。
不少汽车企业在降价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下,为保证企业利润降低成本,用价格便宜的材质替换原有配件,这样的手段被消费者发现后导致其产生强烈不满。
一位业内专家称,频繁上市的新车给汽车消费市场注入新鲜血液、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是件好事情。但若是这些新车只“新”在替换后零配件的改动上,遭来的则可能是一片骂声。
“变”可以,但一定要“通”。记者在与业内人士及消费者的交流中发现,大家并非不能接受汽车价格的上涨,相反,“什么都涨价,只有汽车降价”,已经让不少消费者心里“发毛”,越来越不敢相信让人眼花缭乱的新车宣传。因为,“不符合价格规律的事情难免让人产生怀疑”。专家们建议汽车厂商,坦诚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将实际情况公开出来,或许才是一个解决投诉的好办法”。(王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