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能用来出售,换取零花钱?答案显然是不行,但依然有人这么干,结果毫无意外栽了大跟头。近期,四川遂宁披露了一起涉及买卖银行卡的电信诈骗案:大学生刘某为赚取零花钱,把银行卡卖给别人,被犯罪分子用于电信诈骗、伪卡盗刷,因账户被冻结,刘某险被犯罪分子索债20万元。广发信用卡提醒,买卖银行卡属于违法行为,公众应及时掌握不法分子的套路和手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维护好自身的财产安全。
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买卖银行卡过程中可能会伴随非法持有大量银行卡、买卖居民身份证等违法行为,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买卖居民身份证罪。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规定,经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的,5年内暂停其非柜面业务,3年内不得新开账户,相关信息将被人民银行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布。
可见,出售、转借银行卡等行为后果不堪设想。很多持卡人之所以屡屡成为犯罪分子利用的对象,主要在于风险意识不强。那么,如何保护好个人信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呢?对此,广发信用卡提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警惕。
首先,勿将个人银行卡及身份证出售给他人,因为一旦贪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银行卡或身份证,就有可能出现上面案例中小刘面临的大额负债情形。并且,如果身份证被用于冒领信用卡,一旦出现恶意透支,就会导致个人信用受损,并承担还款的连带责任。
其次,持卡人要保护好银行卡信息和密码。日常刷卡消费时要“卡不离身”、“卡不离开视线”,不要随便持存有大额存款的储蓄卡进行刷卡消费。在输入密码时,要注意用手遮挡,防止他人窥视。
另外,网上支付要防范信息被盗,疑似银行短信里的链接慎重点击。在网上进行资金操作时,要登录正规银行网站,避免误入钓鱼网站被窃取银行卡信息和密码。收到疑似银行发来的短信,尤其是附加链接的核实、更新资料的短信时,一定要多方验证,最好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查证。
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广发信用卡,一直致力于为用户营造健康安全的用卡环境,通过在业内首创AI首笔交易反欺诈模型,线上可设置“交易开关”,打造“交易安全卫士”服务等科技手段为数千万广发信用卡用户带来信息和资金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