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金融 » 银行资讯 >> 正文

银行资讯

银行闪付提高限额难破线下格局
江苏消费网 (2018-05-31) 来源:北京商报
阅读:

  提及移动支付,人们最先想到的或是微信、支付宝扫码,手机厂商基于NFC(近场通信)技术的各种Pay“出场”频次并不高。这一维持了数年的格局近期有了变化,二维码静态扫码4月起被限额500元,与之相反的是,银联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将于6月1日起上调至1000元,多银行也陆续在近日实施提额。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闪付的安全系数更高,但前期二维码扫码已经培养了用户较强的黏性,线下支付市场格局短期恐怕很难改写。

  多家银行“闪付”提限额

  千元以下“一挥即付”的支付体验正在向越来越多的用户发放。根据多家银行前期公告梳理,工商银行自5月30日起将银联信用卡“小额免密免签”单笔交易限额由300元人民币提升至1000元人民币;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从5月31日起,分别将银联芯片信用卡、芯片借记卡的“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则从6月1日起单笔限额上调至1000元,单日累计限额调升至3000元。在此之前,交通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已实施免密免签限额上调。

  银行“整齐划一”的行动,是为响应银联的计划。银联在4月中旬宣布,自2018年6月1日起,将与各成员机构联合对“小额免密免签”功能进行优化,届时银联芯片借记卡、信用卡的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将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基于安全用卡的考虑,银行可根据自身的风控系统及风险承受能力,自行调整交易限额以及实施时间。

  银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额快速300元交易限额的制定时间是2014年,随着近年来物价水平的上涨,如加油站、火车售票、大型超市和高速公路收费,支付金额经常超过300元;另一方面,市场上主流扫码支付的免密交易限额都是1000元,而小额双免的交易限额是300元,已不能满足持卡人和市场商户的需求。

  与二维码多次博弈

  小额免密免签简称小额双免,是中国银联联合各家银行为持卡人提供的一种小额快速支付服务,当持卡人使用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联IC卡或支持银联闪付手机、手表、手环设备时,只需将银联IC卡、手机、手表、手环等设备靠近POS机等受理终端的非接感应区,即可完成支付。

  对用户而言,只要交易金额在限定额度内,无需输入密码也无需签名,大大提高了收银效率。对机构而言,移动支付则是一座金矿,谁都想把握住这个入口。也因如此,提供这种便捷体验的并非只有一家。

  从2014年开始,银联NFC便和二维码扫码支付有过“交手”。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曾介绍,彼时银联的NFC技术尚不成熟,传统的线下刷卡支付手段在便捷性上远远落后于扫码支付。2016年8月,扫码支付迎来官方认可,而后更迅速占据线下支付场景,成为重要的线下支付手段。不过,二维码存在易复制、安全性弱等缺点,今年4月1日起,静态二维码扫码支付日限额被降至500元。

  线下支付格局仍难改写

  与二维码扫码支付被降额不同的是,银联闪付额度反向获得提升,且时隔仅两个月就引来市场猜测。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银联之所以要推广小额免密免签服务,是因为银联之前主要“阵地”在线下,但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机构都设置了小额免密支付,大力拓展线下商户,对银联的交易量造成一定影响。

  一位支付业资深观察人士提出不同看法。该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扫码支付和NFC支付的区别之一在于成本,扫码支付的成本非常低,非接触机具的成本则是很高的。另一个不同在于安全系数,非接闪付的安全系数远高于扫码支付。另一位支付业分析师进一步反驳称,目前很多支持NFC功能的POS机成本也降低了许多,甚至不比扫码设备高。

  也因如此,成本考虑基本不会成为困扰商家选择的主要因素,用户黏性仍是核心。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表示,银联闪付提额后,预计交易规模会有短暂增长,但前期用户的使用习惯没有培养起来,没有像支付宝、微信用户的黏性,加上二维码静态扫码支付金额在500元以下的交易占比达到九成以上,所以闪付通过提额改写目前线下支付格局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编辑:葛绍刚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