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紧不紧?
房贷还能批下来吗?
企业融资需求有没熄火?
关于这三个重要问题,13日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数据透露了这些信息!
一、流动性确实有点紧
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5.34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个和2.8个百分点。
从数据看,M2增速再创历史新低。
民生银行(8.36 -1.07%,诊股)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临近年末,尽管外汇占款有可能继续边际改善,但考虑到财政存款投放或将弱于去年以及美联储加息在即,年末流动性将承压,预计央行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继续通过“逆回购+MLF”不同期限组合保持流动性充足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
招商证券(18.89 -2.38%,诊股)分析师闫玲表示,四季度经济难以显著走弱,宏观基本面变化并不超预期,但债市出现了较大的调整。目前看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流动性中性适度,预计监管政策快速落地的风险不高,中国货币政策跟随12月美联储加息调整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也较低。
不过,中信证券(18.03 -1.15%,诊股)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10月信贷低于预期符合一定季节性因素,从信贷投放角度来看,截至10月底今年的投放总量仍比去年同期高约1000亿元左右,同时社融余额的增速也稳定在较高位置,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保持宽裕。由于信贷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存在一定滞后性,随着无效供给的逐步出清,资本开支的增加使得企业资金需求可能出现上升。因此经济韧性仍在,不应因信贷数据短期放缓而对经济悲观。
二、楼市调控效果在居民贷款端初显
央行数据显示,10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月新增量不仅环比少增1076亿元,同比也少增1181亿元。
叠加M2数据来看,是否意味着楼市上涨动力枯竭?严监管让“炒房”再无可能!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632亿元,明显低于市场预期。除了10月属于季节性走低之外,主要还在于居民短期贷款的明显下滑。具体而言,2017年3月以来,居民短期贷款均值在2100亿元左右,9月一度高达2537亿元。但9月下旬以来,政策对居民消费贷的监管逐渐升温,使得10月居民短贷下降至仅为791亿元。政策层的监管对新增贷款的影响逐渐显现,直接导致了10月新增贷款的明显走低。
闫玲表示,信贷新增6332亿元,规模下滑,结构尚好。前10个月共投放11.8万亿元,预计全年投放在13万亿元,那么同比增速将从10月的13.0%回落至年末的12.3%。从结构来看,票据融资再度小幅负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仍在35%的高位。随着房地产销售下滑,以及银行按揭贷款额度受限,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和增速回落;随着央行严查消费贷,居民短期贷款下滑明显,从9月2537亿元下滑至791亿元。
诸建芳表示,居民贷款新增45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91亿元,这与9月央行宣布严查居民消费贷有关。中长期贷款新增3710亿元,为年内最低值,与今年2月数值相近。一方面在于10月工作日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地产紧缩政策逐渐对一二线城市销售产生负面影响,传统的“金九银十”风光不再,直接影响到按揭环比下滑。商品房销售的确在政策影响下进入下行通道,但刚需依旧在支撑销售不会出现大幅调整,作为今年信贷投放的主要贡献,按揭的比重也不会明显下降。
三、实体融资需求不弱
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22亿元,这也部分反映了企业融资需求可能尚未明显走弱。
交通银行(6.11 -0.33%,诊股)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638亿元,表明目前正持续释放“脱虚向实”政策的效果,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并不弱。
邓海清表示,10月社会融资规模10400亿元人民币,略低于市场预期,同样与新增贷款的低于预期有关。与此同时,尽管10月社融数据低于预期,但同比依然多增了1522亿元,可能与企业具有一定的融资需求刚性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偏高导致了社融同比的走高。究其原因,可能与2017年以来债券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企业现金流压力较大有关。
兴业证券(7.87 -0.63%,诊股)宏观分析师王涵表示,企业的债券净融资仍较高(1508亿元),在债市偏弱的情况下,企业发债融资仍较多,反映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可能还没有明显的转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