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金融 » 银行资讯 >> 正文

银行资讯

从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变迁看债市发展
江苏消费网 (2017-09-13) 来源:金融时报
阅读:

  1994年,我告别13年的军旅生涯进入金融行业。从军营到金融行业,跨度真的非常大,但多年军旅生涯的打磨支撑我在金融工作岗位上不断前行。转眼20多年过去了,作为中国银行间市场的早期参与者,我见证了银行间债券市场惊心动魄的发展和建设,亲历了南京银行借力银行间市场发展壮大的艰苦历程。在开拓业务的过程中,我带领我的团队,结识了众多债券界、金融界的朋友,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故事和回忆。现在,作为一名市场“老兵”,在银行间市场成立20周年之际,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回顾历史、分享经验、展望未来,也希望我们的一些经验能给年轻朋友带来启发和体味。

  抢先机,敢做新领域的探路者

  1997年,随着银行间市场的成立,南京银行正式踏入银行间市场。在此以前,商业银行参与的还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债券市场,但伴随着银行资金大量流入导致股市过热以及“327国债事件”等诸多市场乱象的发生,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交易所债券市场,并设立以商业银行为参与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

  1997年6月6日,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成立。作为首批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者,南京银行一开始就关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前景和发展,并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其中,抢抓先机。1997年到2002年,我们先后成为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批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首批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成员、首家开办结算代理业务试点的城商行,并最早进行开放式回购业务和远期买卖业务尝试,成为首批双边报价商和结算代理人。

  在这个过程中,债券业务逐步成为南京银行的特色业务。这个时候的金融市场业务还只是银行的利润补充,不是利润中心。为了更好地激发活力,南京银行在城商行同业中率先成立资金业务的独立专营机构——资金营运中心,将金融市场业务作为一个利润中心,直面银行间市场的挑战。这一举措在当时被业界和媒体誉为“溢出母体”之举。事实证明,这个大型银行尚未重视的领域,正是今后20年银行业利润的新增长点,我们的投入和付出很快获得了回报。2002年,南京银行债券现货买卖交易量位居市场首位,成交量超过四家大型银行的总和。当年有报道称我们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南京银行“债券特色银行”的美誉也是从这个时候传开的。

  之后,借助在债券市场的先发优势,我们再接再厉,更加重视参与债券市场的创新。在随后的几年内,我们成为首家尝试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城商行;2006年9月,成为全国首批16家Shibor报价行之一;我们是国内首家公开招标发行次级债券的城商行;也是唯一一家进入财政部记账式国债甲类承销团成员的城商行。说到这儿,我也想和大家聊聊当年业内议论颇多的往事,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在2008年退出了shibor报价行。

  作为全国首批16家Shibor报价行之一,我们是其中的三家城商行之一,也是资产规模最小的的报价行,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荣誉。在作为报价行的几年中,南京银行积极履行报价行职责,为Shibor有效引导市场利率、健全市场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作出了应尽的努力。但报价机制为了丰富主体机构,加入了两家银行,我们作为规模最小的银行于2008退出了shibor报价行。我们认为,中国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需要外资金融机构的参与,离不开外资金融机构的推动与探索。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大局着想,可以说,我们是为整个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开放,退出了报价行。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南京银行一贯坚持的原则,不仅仅要在心中装着南京银行的大局,还要关注实体经济发展的大局,更要装着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大局。只有具备了这种大局观,我们才能站高望远,守住本心,稳步前行。

  调架构,营造灵活有益的经营环境

  南京银行有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以2008年为分水岭。刚才提到的2002年成立资金运营中心是我们的第一次转型,让资金运营中心作为一个利润中心直面银行间市场的挑战,在几年的发展后,南京银行金融市场业务茁壮成长,始终活跃在市场第一梯队中,获得了业内广泛关注和认可。

  2008年是南京银行另外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金融市场业务重新“融入母体”,被赋予了坚强自身、同时助推南京银行业务结构转型的重任,承担了更多、更重的责任。第二年,资金营运中心更名为金融市场部,业务范围从本币扩大至外币,负责南京银行除信贷资产和对外投资以外的其他各类生息资产的运作。为抢占上海的金融人才、信息、创新优势,2010年,我们毅然在上海成立了金融市场上海分部,将外汇、衍生、黄金业务移师上海,实现金融市场部在本外币职能、人才专长上的差异化定位,金融市场业务开始步入新的纪元。

  为了更专业化分工,更好地助推全行传统业务转型,金融市场业务的组织架构也进一步完善。2009年,投资银行部从金融市场部独立成为一级部门,依托债务融资工具、金融债以及结构化融资等工具为传统客户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2013年,金融同业部独立为一级部门,依托同业客户,抓住非标业务快速发展的时机,优化全行资产负债结构,保障全行流动性安全。2015年,理财业务运行10年后,正式独立成为资产管理部,以稳健性与安全性备受市场关注,代客资产管理为南京银行创造的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同时,随着2007年首家分行的成立,我们也开始注重将金融市场业务下沉至分行,在各分行设立了投行与同业部,金融市场业务不再是总行“一头狮子”单打独斗,而是由总行这个“头狼”带领分行“一群狼”共同作战、共同成长。至此,各个条线在细分行业精耕细作、做深做强、总分联动,不断巩固金融市场板块对全行的利润贡献能力以及市场地位,进而助推全行传统业务转型。

  聚合力,推动中小银行机构协同发展

  南京银行一直注重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建设,我们先后发起和推动了“债市万里行”、“银行间市场诚信签名”等多项凝心聚力的活动,推动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至今仍被市场津津乐道。这是我们的珍贵回忆,也让我们被市场称为“有故事的债券人”。

  我们的故事不仅留在过去,也谱写在现在的每一天,特别是在“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乐部”身上展现的尤为充分。这个故事起源于当年南京银行获得结算代理资格,为了拓展结算代理业务,我们东奔西走,探索的脚印遍布了苏皖大地,一步步坚实地走出南京银行结算代理的特色和优势。2003年,经过与同业机构多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在债券结算代理业务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以资金为纽带,以项目为平台的中小金融机构间深度合作路径——银行间市场资金联合投资项目,开创了中小金融机构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模式。

  这种模式由南京银行运作投资于债券市场,为参与方获取投资收益,这也成为中小银行早期参与债券市场的重要方式。这种模式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2003年第一期银行间市场资金联合投资项目的参与机构只有11家银行,规模不足4亿元。随着第二期、第三期直至第七期的成立,资金联合项目已经发展到目前的142家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项目资产规模也超过65亿元。这一模式成熟运行10年后,2013年10月31日,64家中小银行以“资金联合投资项目”为基础,发起成立了“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乐部”,南京银行担任俱乐部主席行。

  鑫合俱乐部成立后,成员行的交流合作不再局限于债券市场,业务合作全面铺开。一方面,俱乐部成员越来越紧密地在金融市场、消费金融、贸易金融等方面开展合作,在科技金融、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互相交流学习,共享资源、共同创新,推动自身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俱乐部倡导成员行签订流动性互助框架协议,搭建了流动性互助平台。由于中小银行规模普遍偏小,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较弱,通过流动性互助平台促进成员行之间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使得成员行能够抱团取暖,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

  鑫合俱乐部一直致力于传承中小银行的发展文化,致力于促进国内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经过成员行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俱乐部已经成长为金融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联盟之一,未来我们会再接再厉,把故事更好地延续下去。

  强队伍,打造具有战斗力的专业团队

  南京银行一度被誉为“债市黄埔军校”,我们的金融市场团队被市场公认为是一支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专业队伍,我们向市场输送了很多债市专业人才,很多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和交易员都是从南京银行走出去的。可以说,正是因为南京银行一直倡导尊重人才、重视研究的企业文化,呵护了金融市场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之下,南京银行金融市场板块才能凝聚起一支稳定、有战斗力、不断创造价值的员工队伍。

  在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二十年间,金融市场板块一直不断摸索管理内功的提升,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良好的交易员培养机制,早在2003年,我们就实现了对交易员个人业绩的考核,为交易员搭建了个人成绩能够得到充分肯定及发展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重视研究创造价值,2001年就组建了研究部,目前金融市场板块几个部门都专设了研究团队,应该是最早组建研究团队的城商行。金融市场板块的研究团队,专职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及各细分市场行情的走势判断,为业务经营提供决策依据,确保所有投资决策具有灵活性与科学性,投研一体的管理风格为金融市场团队把握市场机遇提供了保障。

  溯本源,共促债市健康发展

  五年一度的金融工作会议已经在7月召开,强调了回归本源、服务实体、防控风险三大任务,并设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加强监管协调,表明引导并推动金融市场领域“降杠杆”、“稳杠杆”是未来金融市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监管、强问责”不仅是下半年的主要监管工作,更是未来几年的监管方向。而与银行间市场联系紧密的实体经济还没有出现根本性好转,新的经济增长点尚在培育之中,伴随着处置僵尸企业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甚至是部分区域的风险仍然存在,实体经济基础的夯实还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金融市场业务的方向已经很明确。在这里,我想呼吁大家,未来的金融市场业务需要我们自身的规范和自立,需要我们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融入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让金融市场业务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二十年间,经济周期更迭,市场牛熊转换,风雨锤炼中的南京银行金融市场团队始终活跃在市场第一梯队中。我们通过自身的转型,践行着中小城商行在金融市场改革中差异化、特色化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通过抢抓先机、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出金融市场业务的生机与活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南京银行将继续以“探路者”的姿态,在中国金融市场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编辑:苏晓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