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金融 » 金融常识 >> 正文

金融常识

人身险无法再包装成“理财”
江苏消费网 (2017-08-19) 来源:新闻晨报
阅读:

  日前,保监会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保险投诉情况,销售误导依然是投诉的重灾区。然而,随着保监134号文的颁布,对人身险设计和宣传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强调了人身险回归保障本源,且无法包装成“理财”销售,这样的局面或许可以得到改善。

  背景:呼唤保障回归

  梳理这份文件,其中最大的“亮点”无疑就是规定了两全险以及年金险5年之内不得返还,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 万能险以及投连险不得以附加险形式存在,只能作为一个独立险种销售,不能附加在其他保险之下。

  这对于附加万能险账户的保险产品,无疑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目前市面上中小险企的主打产品当中,就有不少是以“一个主险+万能型附加险”形式存在的。而目前还在销售的产品,最迟在2017年10月1日完成整改。也就是说,保险行业即将面临一次真正的大洗牌,诸多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即将下架。

  在过去几年,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放开、产品设计不断推陈出新、在保险保障功能基础上,衍生出理财功能。快速返还型两全、年金产品已然成为当前各险企扩充市场份额的利器,但其产品设计中的保障属性不高。

  举个例子,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年金保险可以附加万能账户,万能账户有效期为终身,合同保底利率为2.5%,目前的浮动结算利率在4-5.5%之间,高点曾到达7%以上。这个账户的资金来自主险年金的返还,进入账户后,没有任何费用,可以随时灵活提取,当天12:00前通过手机端领取,当天资金到账,还可灵活追加和领取。

  然而,看似一举两得,兼具保障和投资,又实现保费的快速返还,其实其中的门道却颇多。

  业内人士解释:“若产品返还期限短且返还金额大,公司现金流将被压制利差压缩,同时运营成本增加拉低费差,隐藏部分经营风险。”

  无论是在规范保险公司经营还是保护消费者利益角度,去年以来监管密集出台政策引导行业回归保障,对从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进行严格限制。而今年5月发布134号文在业内人士看来也属于意料之中。

  产品:以需求为中心

  事实上,风险管理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的,这也是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险产品的设计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关注客户的风险保障需求,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

  134号文所传递出的信息也正是要求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让人身险产品更加专注保障本源,而非投资理财。

  “衍生到销售端,也应当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基于每个个体不同的家庭结构和财务状况,评估存在的风险点和风险损失额度的大小,确定险种和保额保费预算后,才匹配产品。这样的销售模式,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客户。‘保险姓保’就是要回归保障客户利益的初心,保险公司绝不应该满足于赚取客户的保费,切实帮助客户保护好他希望保护的东西。”保险专家进一步解释道。

  未来:核保、费率进一步细分

  展望未来,在134号文件中,保监会明确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和发展的定期寿险产品、终身寿险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买保险会面临更加细分的核保,健康状况、吸烟状况等都会影响费率。也就是说,以后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买保险会比较便宜,文件上就明确提到吸烟状况,非吸烟者和吸烟者相比,前者将可以选择到更加物美价廉的寿险产品。

  当然,保险公司还将通过保险鼓励客户积极锻炼,如健步走,并通过APP实时监测,对这类人群,保险费率业也会有优惠。而这已经是许多保险公司正在做的事情。

  此外,文件中还明确规定,保险产品定名、产品说明书以及相关产品宣传材料中不得包含“理财”“投资计划”等表述;保险公司对产品进行组合销售的,应在产品销售和产品宣传材料中明确告知消费者为“保险产品组合”或“保险产品计划”。

  换句话说,“理财变保险”这样投诉日后或许会大大减少,消费者能够在购买产品时就明确了解到自己所购买的是何种金融产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编辑:苏晓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