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信银行公布了2016年年度业绩报告。该行以“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为战略愿景,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走特色化经营之路,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经营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发展,零售转型成绩斐然,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零售业务表现抢眼中间收入占比过半
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10%,占该行营业收入的25.95%;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3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4.88%,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51.53%,提升6.56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非利息净收入168.86亿元,占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的72.82%,零售委托代理业务收入39.5亿元,占比17.0%,推动业务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业绩的稳步发展源于中信银行精准的战略发展定位。该行提出了以公司银行为主体、零售银行和金融市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定位,将零售业务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并以建设“客户最佳体验银行”为目标,推进零售银行二次转型,重点推动个人信贷、管理资产、收单业务等三大业务,取得了较好成效。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零售业务个人贷款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全年增速达43.9%,同时信用卡产能加速释放,净利润贡献增长77%。
中信银行还深入经营零售银行细分市场,对个人客户进行分层管理,根据客户特点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多渠道拓展个人客户。据了解,中信银行针对青年人、女性、老年人三类不同用户群体特点,分别推出了“菁英卡”, “香卡”,以及“幸福年华卡”,有效拓展了目标客户群体。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个人客户合计6,74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6.37%;零售中高端客户(日均管理资产50万以上)50.4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0.51%;私人银行客户(日均管理资产600万以上)2.1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1.35%,其中超高净值客户(日均管理资产2000万以上)0.34万户,比上年增长28.83%。
在该行零售业务中,信用卡业务表现十分突出,确立了“智慧发展”的经营理念。近年来,中信银行通过积极推进跨界融合,着力构建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据了解,中信银行围绕腾讯、百度、阿里、京东、大众点评等5大核心合作伙伴,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领域科技创新。年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3,738.04万张,比上年末增长23.06%,报告期内新增发卡700.51万张,比上年增长21.20%;信用卡贷款余额2,373.1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5.26%;报告期内,信用卡交易量10,741.52亿元,比上年增长32.93%;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255.04亿元,比上年增长36.42%。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关注+不良”贷款双降
中信银行在保持业绩稳步发展的同时,资产质量保持稳健,风险总体可控。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85.80亿元,不良贷款率1.69%,拨备覆盖率155.50%,总体风险可控;中信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4%,一级资本充足率9.65%,资本充足率11.98%,各级资本充足率均达到监管要求。
据悉,2016年中信银行全面启动风险文化建设工作,组织召开了培训宣贯、警示教育、案例教学和知识竞赛活动近5,000场,制定风险自查和排查计划约2,000项,风险合规意识持续增强。严把授信准入关,重构“大集中式”授信审核体系,全面上收二级分行用信放款终审权。持续推动风险化解工作,本行主动退出公司授信客户4,079户,退出金额1,417亿元。丰富问题资产处置手段,拓宽处置渠道,通过清收和核销等手段,累计完成不良贷款本金处置672.8亿元。
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中信银行一直在加大计量,把被动不良资产改为主动,同时还要向不良资产要效益,对不良资产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
该行数据显示,“关注+不良”贷款的绝对值和占比较上年末实现双降,总额由2015年末的1264.42亿元降至1247.99亿元,占比从5%降至4.34%。
2017年是中信银行成立30周年暨上市10周年,也是三年战略转型收官的关键一年。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表示,中信银行将与客户一道,在“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战略愿景的引领下,创新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