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金融 >> 正文

银行金融

部分银行柜台理财风险测试有名无实
江苏消费网 (2009-07-01)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编者按:风险测试是为了向投资者揭示风险以减少理财产品纠纷的售前环节。去年4月11日,中国银监会专门发文对理财产品销售进行整顿,要求银行必须在了解客户的收入、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下,指导投资者进行风险测试。然而,目前有些银行为了推销自己的理财产品,将风险测试流于形式。少数银行甚至专门为投资者“量身订制”相应的风险测试。个别银行的这种行为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不满。希望有上述问题的银行认真执行银监会的规定,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做好风险测试工作。

    风险测试形同虚设

    6月17日上午,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来到南昌大学北区斜对面的一家银行。当听说记者准备拿5万元投资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时,该行理财工作人员随即给记者推荐了一款期限为3个月的挂钩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托理财产品。工作人员还告知记者,购买理财产品,需先做风险测试,这是银监部门规定的。

    没过多久,记者就拿到了一份“个人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在记者填写完8道选择题后,这位理财员说,记者属于保守型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并不适宜购买此前推荐的产品。

    见记者有些失望,这位理财员又悄悄地对记者说:“其实,风险测试对购买理财产品影响不大,只是走流程,应付上面检查的。”该理财员建议记者,要么在测试结果下方的银行免责协议上签字,说明是自己坚持要买该产品;要么按偏激进型的标准,重新填写一份风险测试表。最后,记者以未考虑周全为由,拒绝了对方的建议。

    随后,记者又以同样的方式,咨询了该行附近的另一家银行营业网点。一位女性大堂经理直接建议记者,将5万元配置成4万元股票型产品和1万元债券型产品,并多次强调如此投资风险低,九成不会亏损。在此过程中,该经理对于风险测试之事只字未提。

    当日下午,记者总共走访了10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风险测试在大部分银行网点都是例行公事,不少银行理财员都是在推荐完理财产品之后,再对客户进行风险测试或者代客户填表。少数银行甚至为了销售某款产品,专门为投资者量身订制相应的风险测试结果。

    仅靠测试难以规避投资者风险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还随机采访了几位投资者,他们普遍对风险测试颇有微词。

    一位钟姓投资者对记者说,他自2007年起就开始购买理财产品,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理财产品,但银行方面从未主动提出需做风险测试。投资者樊女士在向记者讲述类似经历后还透露,不少理财产品买回家后,她才发现产品说明书的相关内容与理财经理描述的信息完全不符。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刘姓理财经理告诉记者,风险测试之所以会在南昌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测试结果经常不准确,主观性太大,指导意义也相当有限,难以做到规避投资风险。据他介绍,目前,银行一般都会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测试,但在具体的测试题设计上,各家银行都不一样,这就很可能造成同一客户在不同银行测出不同的风险等级。

    刘经理认为,风险测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客户的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相反,一些客户测试出来明明是稳健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的表现却是完全可以承受一定比例的暂时亏损。当然,也有一些客户为了购买到某款高风险高利润的理财产品而填写测试单,最后测试出来的结果是激进型,但实际上这些客户接受不了任何亏损。

    那么,银行是否应该就检测结果对投资者进行约束?刘经理称,购买理财产品主要还是需要经过客户本人的自愿授权,如果客户执意要买,银行当然不会违背其意愿。“对于这种客户,我们都会要求风险测评不合格的客户签订免责条款,有的银行还会通过层层审核,最终确定是否批准客户购买特定的理财产品。”
风险测试应该得到重视

    据悉,去年,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普遍出现严重亏损,投资者与银行之间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中国银监会规定,银行在进行风险测试时,必须是银行有资质的理财人员与客户进行面对面测试。通过风险测试,银行了解到客户的收入、实际风险承受能力等相关情况,并指导客户购买相应理财产品。

    6月18日,记者致电中国银监会江西银监局。对于部分银行销售理财产品中的不规范行为,该局办公室一位聂姓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对记者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一经查实,将对违规银行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江西银监局也将督促各家银行进一步规范理财业务,加强理财从业人员的培训及管理。

    那么,银行对客户进行风险测试究竟有无必要呢?江西万维中天律师事务所陶小泉律师表示,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银行,风险测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陶律师分析说,既然银行推出了理财产品,其目的就是要将理财产品销售出去。从投资者角度来说,无论是专业理财人员分析推荐还是进行风险测试,其实都不见得可靠。换而言之,风险测试是规避风险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尽管测试的确可以为投资者规避一定的风险。而从银行方面来看,通常情况是,通过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本身就是银行的储户,如果银行对投资者隐瞒风险,其购买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投资者势必将不再信任该银行,一旦将剩余资金取走,银行也会因此遭受不小的损失。

    陶律师建议说,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充分重视投资前期的风险测试,在详细了解相关产品的内容后,再选购适合自己的产品。除此之外,在签订理财合同时,投资者务必要详细了解自己与银行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妥善保管合同。

■本报记者 朱 海  通讯员 付 强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

宝应碧桂园承诺难兑现

“当时真的很冲动,现在终于松口气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