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称,工行这次的单方面调价是不合理的,银行业务收费的上涨应该与公众取得完全的沟通,以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而不能由银行单方面“说涨价就涨价”
昨日,工行网站撤下此前刚刚公布的业务费用调整公告。业界纷纷质疑,这是否意味着工行此次调整业务收费“难产”?
6月1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调整23项个人金融业务的收费标准,其中部分收费项目的上下限标准上涨100%。公告一发随即引来诸多议论,有媒体甚至批评此次调整收费标准属“霸王行为”。
工行:收费调整将继续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多次试图拨通工行总行新闻发言人的电话,但电话却一直处于无人接听或通话状态。
记者随即联系了工行上海市分行相关人士,该人士表示,目前工商银行上海地区的营业网点没有调整业务收费,还是按照原来的收费标准在进行。而对于公告删除是否意味着不调整业务收费了,该人士表示,“工行官网上删除业务收费调整公告并不意味着就不实行业务收费调整,业务收费调整公告公示过后删除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对于具体实施时间,该人士表示,“暂不清楚,还得等待总行通知。”另外,工行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分行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之前收到过业务收费调整的通知,但具体调整时间还不知道。”
律师:不能说调就调
对于此次工行业务收费的普遍上涨,上海天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陈荣认为,工行这次的单方面调价是不合理的,银行业务收费的上涨应该与公众取得完全的沟通,听取社会各方意见,而不能由银行单方面说了算。
“一些单方面业务,银行自身制定一些规则,包括制定在政府指导下的业务价格,还都是合理合法的。”上海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贝政明认为,“当然,消费者同样有权利因为业务价格等原因选择接受或不接受银行的服务,即‘用脚投票’。”
但是贝政明也表示,像工行这样的大型金融机构,每一个动作都将牵扯到广大消费者,所以工行此次调价,最好能通过一种渠道和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充分沟通,这将直接关系到工行的形象。
另外,贝政明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和银行之间的业务是约定业务,则应该按照约定的合同处理,如果银行未通知客户而单方面更改条款,消费者应及时和银行沟通,如果沟通存在困难,可以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工商银行近日发布公告调整23项个人金融业务的收费标准,其中,多数项目收费标准实施上调,部分项目收费标准上涨100%~150%
专家:凸显“银行垄断”
对于此番工行单方业务收费调价事件,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认为“不合理”。
潘正彦表示,这其实是中国银行业长期处于金融垄断地位的一种体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金融业不发达,银行相对消费者处于完全强势。当前又处于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下,所以银行完全有可能在此时通过“涨价”等手段向国家要政策。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茂辉认为,“这反映了中国银行业处于垄断地位,有些客户可能在某家银行已经开设了银行卡等业务,如果选择其他银行办理相关业务会更耗时耗力,所以只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任凭银行涨价了。”
对于银行为何选择这些基础项目涨价,孙茂辉认为,这些业务的客户弹性不大,部分客户可能不会因为几十元的业务收费涨幅而放弃办理该业务。“另外,近年来随着部分银行的相继上市,上市银行的运营成本和财务成本都大幅提高,但是银行自身的盈利模式并未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银行不得不通过像提高业务收费等手段来转嫁‘成本’。”
在谈及后果时,孙茂辉表示,“如果这一做法得不到抑制的话,不利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这是纵容了银行业的‘粗放盈利’模式,银行以后还会动这种脑筋获利,既然能通过这种方式谋取利益,银行也就不会去注重自身的改革了。”
潘正彦则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干预,单靠消费者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 记者 夏璟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