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放心消费 » 消费提醒 >> 正文

消费提醒

冬季降温 专家提醒:取暖需防“低温烫伤” 尽早冷疗
江苏消费网 (2021-12-22) 来源:中新网
阅读:

  最近,上海开启降温模式,电热宝、电暖扇等各种取暖神器陆续上阵,可是,有民众没有“冻伤”却被“烫伤”了。

  上海仁爱医院皮肤科主任戴君来2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千万不要小看低温烫伤,低温烫伤损伤面积较小,如未能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或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深部组织坏死,严重时会发生伤口溃烂迁延不愈。这位同时直言,低温烫伤后,不宜用牙膏、芦荟胶等涂抹。

  “低温烫伤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皮肤科专家戴君来告诉记者,每年冬天都是低温烫伤的高峰,到其门诊求助的患者中,热水袋低温烫伤约占两成。与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烫伤的面积通常比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位于足跟、足底、小腿胫前、臀部等。早期外观往往只是一个小小水泡,容易被忽视。

  戴君来直言:“但千万别小看这个小水泡”,虽然病变比较局限,但是损伤常常深达真皮深层甚至全层皮肤坏死,即临床诊断的深II度或III度烫伤。这位专家说,胫前、足跟等部位皮下组织较为菲薄,烫伤严重时可深达骨质,造成伤口经久不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年人和青少年是低温烫伤高发的人群。戴君来告诉记者,老年人皮肤随年龄增长而变薄,皮肤张力、感觉功能、保护作用、对周围环境温度调节功能都比较差,对温度刺激反应较弱,在低温的持续作用下容易导致烫伤。青少年正处在紧张学习阶段,由于精神过于集中或疲劳导致对温度的敏感度降低,青少年也容易被低温烫伤侵害。此外,婴幼儿因其皮肤薄嫩且表达能力欠缺,比成人更易烫伤。

  这位专家分享了一个病例,29岁的宋女士特别怕冷,每晚都会冲个热水袋捂着才能安稳入睡。几天前,她像往常一样,把热水袋往被窝一扔,就钻进了被窝。第二天醒来发现左小腿处出现了一个蚕豆大小的水泡。开始,宋女士并没太在意,过了一天,小水泡又红又肿。医生诊断,她被低温烫伤了,虽然面积小,但是深度已达到二度,至少需要到医院换药一个月。

  低温烫伤后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位专家指出,一旦低温烫伤后,患者应尽快用冷水对创面进行淋洗、冷敷。冷疗能使创面迅速降温、减少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伤,减少创面渗出和水肿,同时还能减轻疼痛。戴君来告诉记者,冷疗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持续时间最好达到20分钟以上,直至创面不感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

  看到起水泡后,有着患者会用牙膏、芦荟胶等涂抹。对此,戴君来直言,从医学上来说,这些都是不推荐的。牙膏对皮肤是有刺激的,如果是含氟牙膏刺激会更大,而且牙膏也不具备消炎作用,还有可能引发细菌感染、留下色素沉淀等;芦荟胶也对伤口并没有消炎作用,不建议用于处理低温烫伤。

  这位专家表示,如果局部有水泡形成或者表皮破溃了,患者需要去烧伤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切忌私自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

编辑:刘灿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