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 张旭东 刘琳 陶钧洁) 中国人民银行6日宣布,央行决定从9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央行年内第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次数之多创历史之最。
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在以往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猛药”。不过,从去年开始,面对银行体系不断增长的流动性,央行如今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已渐成常态。
央行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称,上半年为加强流动性管理,已“基本上按照每月一次的频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控制贷款增速,减少全社会的流动性。央行6日表示,此举旨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这一说法与前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的央行表态,没有大的差别。
当前,流动性过剩矛盾已成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建设银行总部研究部经理赵庆明表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的目的还是冻结流动性。当前货币供应量依然高增,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抽走银行资金,减少放贷最有效的方法,
统计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8.48%,始终维持在高位;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314亿元,创出历史同期新高;前7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2.77万亿元,已是2006年全年增长额的90%。
当前,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宽松的情况,央行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进行对冲。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央行将再次深度冻结银行约千亿元资金。目前,今年以来央行已连续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3.5个百分点,合计冻结约万亿元资金。如今,普通类金融机构执行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将提高到12.5%,已逼近10年来13%的历史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国内物价存在不小上涨压力。今年以来央行在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还进行了4次加息。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目前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已成为央行对冲过剩流动性的常备手段,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也是为当前稳定物价所采取的一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