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预制菜进校园的争议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家为何对此事如此关心?因为它事关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事关亿万个家庭。
秋季开学后,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多名学生家长反映,当地多所中小学、公立幼儿园开始采用中央厨房配餐,不仅出现送餐不及时、饭菜不合口味等问题,更有家长担心其配送的是预制菜。
预制菜有优点,因为是半成品或成品,效率比较高,拿出来稍微热一下即可食用,很适合作为旅游快餐。但是,预制菜也有缺点,由于口味大都是统一的,口感上不如新鲜出锅的菜肴。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有望发展为万亿级市场。
预制菜作为新兴消费品,被视为扩大餐饮服务消费、激发社会消费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许多地方成为争相发展的产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将预制菜引入校园是必要的。
首先,预制菜产业虽迅猛发展,但并不代表人们“普遍接受”。大多数家长之所以反对预制菜进校园,其根本原因是对学校食品安全和儿童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注。饭店、餐厅愿意用预制菜,因为使用起来省时、省力,且食品安全相对有保障。但是,任何新兴事物,人们都有一个认识、接受(不接受)的过程——自己外出就餐出于“没办法”,不得不吃商家提供的预制菜,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吃预制菜”,岂能接受?
其次,家长们担忧的,主要是预制菜是否安全,能否全面满足学生的营养需要。预制菜由于“预制作”,库存时间往往比较长,一般都存在营养成分流失等问题。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阶段,预制菜的食材搭配、制作工艺、食用流程能否保证全面、充足的营养供给?
最后,对于预制菜是否适合进入学校,各方仍然存在争议。因此,预制菜进校园还须谨慎。各方有必要对预制菜进校园的正当性、必要性、长久安全性作出全面评估。在学校里吃什么、怎么吃,还要多听听学生、家长的意见,确保孩子们能够吃得安心、吃得健康、吃得有营养。毕竟,守护好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