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绿色认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绿色认证体系,助力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市场监管局等19部门《关于深入推进绿色认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意见》(苏政办发〔2022〕21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在全国范围内首个由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推进绿色认证工作文件。
紧扣服务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题
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特色,《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把质量认证作为推进江苏绿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全面提升绿色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发挥政府在绿色认证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要素投入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强化服务监管职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加认证的积极性。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认证创新体系,引导优势资源向绿色领域集聚,完善质量信号传导反馈机制,促进绿色供需对接和绿色结构优化。
二是坚持协同推进,完善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绿色认证工作面广量大线长,专业性很强,关联政府、企业、行业、认证机构等。《意见》注重顶层设计,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原则,加强对绿色认证的统筹规划,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评价,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密切结合实际,服务绿色发展。坚持发挥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本质属性,和质量管理“体检证”、市场经济“信用证”、国际贸易“通行证”的基本功能,把绿色认证作为推进全省绿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质量认证体系,破解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提升绿色产品认证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
明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目标
《意见》紧扣我省绿色认证工作推进情况,明确了到2025年的主要目标和具体指标,具有明确的靶向性。
在总体目标方面,到2025年:绿色认证制度更加完备,标准体系、认证体系、监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区域合作互认体系基本完善,绿色认证覆盖面逐步拓展;各类绿色产业组织(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市场份额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在具体目标方面,到2025年:聚焦100家规模优势明显、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1000家专业基础好、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成长型企业,培育一批绿色认证领跑者企业;全省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力争突破2000张,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 75%以上;全省各类服务认证有效证书达10000张;全省各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达50000张,节能节水低碳产品认证有效证书达7000张,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达1500张。
确定绿色认证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
《意见》就绿色认证工作重点,确定了11项具体任务,制定了推进举措,具有很强的规划性。
1.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认证,推进石化、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绿色化转型升级改造,实施一批绿色制造认证项目。
2.开展绿色新兴产业产品认证,壮大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汽车、航空等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开发并推广实施一批自愿性认证。
3.加快绿色农业认证,加强有机产品认证和管理,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
4.提高绿色服务业认证水平,在医疗、教育、养老、旅游、电商、共享租赁等服务行业,开展绿色服务业认证。
5.壮大绿色低碳产业认证,加快将现有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等产品整合为环保绿色产品,实现一类产品、一个标准、一个清单、一个标识整合目标,推动生产企业绿色产品认证。
6.推进绿色物流认证,积极开展绿色包装环保产品、新型绿色供应链等方面的认证工作。
7.提升绿色交通认证水平,将质量认证贯穿于交通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助力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空港。
8.健全绿色产品标准和认证制度,实施统一的绿色产品分类和评价标准清单、认证目录,完善绿色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使用管理办法。
9.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绿色产品生产企业集聚区,创建一批绿色认证示范区。
10.完善绿色认证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认证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强化认证机构信用监管。
11.推进区域(国际)合作,建立区域绿色认证联盟,推行“一次认证,多张证书”认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