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量子化,服务产业更精准
江苏省“5·20世界计量日”主题活动日前在南京拉开序幕,“国家精密机械加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生物技术药物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揭牌。这意味着,计量将以全方位测试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
计量迈入量子化时代,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将迎来什么样的改变?
每人每天接触计量不少于50次
开门七件事,每一件都离不开计量。每个人每天至少接触50至60次与计量有关的物品,没有计量,寸步难行。
在南京河西万达广场,开展了一场围绕“科学计量服务美好生活”主题的广场宣传活动。“为什么感觉家里水表走得很快?”针对市民的问题,南京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刘力说,水表里滚轮每滚一圈,经过的水流量是相同的。“如果感觉家里水表走得太快,可能是洗衣机水管等管道内气压不均,需进行专业排查。”他说,目前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标准表法水流量标准装置,可用于对仓储、化工、医药等领域的流量计进行检定,测量口径和流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省消保委经常接到的投诉中,关于“私家车说明书中的油箱容量低于实际加油量,会不会是加油机出了问题”之类投诉较多。而检测人员发现,加油机的计量性能是准确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呢?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热能工程检测部副部长李磊说,根据国家规定,油箱的安全性能要求额定容量应控制在燃油箱最大液体容量的95%,厂商从安全角度出发,说明书上会采取更低比例,一般设置在80%-90%。因此,汽车说明书中的油箱容量只能对加油机是否计量准确起参考作用。
记者了解到,我省目前已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923项,制修订计量地方技术规范216部,每年为全省2400余家集贸市场和1.2万家基层卫生机构免费检定、修理计量器具25万台件,建成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13个,建成(批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4个,为全省企业免费检定计量器具776.3万台件,免征检定费用7亿多元,有力助推了实体经济发展。
没有计量就没有现代制造
计量精准,从小的方面来说,涉及到购物是“半斤八两”还是“足斤足两”;而从大的方面来说,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和“神经”,计量检测、原材料和工艺装备被列为现代工业生产的3大支柱。可以说,没有计量,就没有现代制造。
比如,如何让导航定位更精准?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开发了一套高精度惯性导航组合动态检测装置。该院测绘仪器部部长张杰告诉记者,这台机器可以实现1米以内的精度测量,不仅可以检测常用的导航准确性,还可用于航海、航天定位检测等领域。这台机器研制了3年左右,使用了中国北斗卫星、美国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等3个卫星系统,检测准确度更高,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从农业社会的经验计量,到工业社会的实验计量,再到现代社会的量子计量,计量准确度的每次提高,都会给技术进步带来新动力。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正全力推进计量技术的提高、计量领域的扩展。12日,我省发布了10项江苏省计量创新成果展,其中“卫星、惯性导航组合动态检测技术”填补了国内计量空白;世界首台特高压互感器计量试验车助阵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交接,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该仪器校准系统电压等级更高,测量不确定度更优。我省还发布了1000千伏一体化带升压标准电压互感器、0.005级气体活塞式压力计标准装置、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装置等10个高水平计量标准。
可以看出,计量与工业转型升级的融合度正逐步提高。“计量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决定着产品质量和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高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新南说,“实践证明,只有测得出,才能造得出;只有测得准,才能造得精;只有制造精准,才能多出精品。”
促进计量与产业深度融合
今年世界计量日的主题是“国际单位制(SI)——根本性飞跃”,旨在向社会公众宣传国际单位制正在进行的重大变革,以及计量迈入量子化新时代后对科技、工业、贸易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勤虎说,这一变革将催生新的测量原理、方法和仪器,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在量子化时代,承担为高质量发展探路使命的江苏,计量工作该如何开展?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我省将加快构建适应国际计量单位制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计量体系,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省先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展产业计量测试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重点解决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计量测试技术难题,促进计量与产业深度融合。当天揭牌落户江北新区的“国家生物技术药物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将为南京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全溯源链、全生命周期的高端、前沿计量测试等技术服务。
我省还将探索符合江苏产业特征的能源计量服务模式,发挥计量在绿色发展中的“基石作用”,并开展“计量服务民营企业行”活动。
自5月12日起,我省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科学计量服务美好生活”系列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公益检测进社区/校园、实验室开放、开设计量技术论坛、举办科普沙龙及主题征文等,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计量。
本报记者 赵伟莉
本报实习生 双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