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购物越来越热。不过,网购假货问题也引人注目。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普通百姓没办法一下子鉴别真伪的商品,都是假货“重灾区”。面对疑似劣质商品,广大消费者应如何通过质检取证来进行维权呢?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黄女士前不久从一家食品网店里购买了几听火腿罐头,开罐食用前她发现味道与以往有出入,但货到时黄女士也仔细检查过包装,印象中生产日期、密封并无问题。黄女士立刻联系网店卖家,但卖家却拒不承认罐头有质量问题,并声称“品质保证,售出不退”,最后还抛出一句“要赔偿得有质监局检测结果”,这让黄女士气不打一处来。
对此,笔者拨通北京市质量监督服务电话,询问如何对该火腿罐头进行质量检测。工作人员介绍,不同检测机构负责不同商品检测。对于肉类食品,推荐联系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三站进行检测。同时,当工作人员得知笔者是普通消费者,并以个人名义申请检测时,该工作人员提醒检测费用可能较为昂贵。
接着,笔者联系到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三站,该站工作人员询问需要检测的项目后,告知笔者直接带罐头在工作日到站进行检测即可;手续、费用等需见到实物裁定后才能知晓。
黄女士说,这几个罐头也才30元钱,为这个去做一次高额费用的质检实在得不偿失。“下次换家店买东西就是了。”
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网络购物投诉7.78万件,同比增长356.6%。面对投诉与差评,很多卖家的“挡箭牌”就是让消费者拿出证据,最常见的就是商品质检报告。
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官方网站,笔者看到,检测产品的类型分为服装饰品、家用电器、家居装饰、日用产品、妇幼用品等七大类,在检测产品名称对话框中输入具体产品或拨打质量监督热线询问,即可获悉自己应该前往哪家检测机构,部分商品需要单位委托申请办理。
但高额的检测费用成为维权取证过程中的瓶颈,使得消费者不愿太较真——“下次换家店购买”是很多消费者碰到劣质产品后的首选方案。一般而言,普通食品检测多为100—300元不等,而特殊商品则更加昂贵。上海市的杨先生最近给父母购买了两盒改善记忆的保健产品,想检测一下该产品的成分,却发现检测一次就需要花费三万元。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消费者送检产品的检测费用尚无明确规定。
对于检测费用,物价部门人员告诉笔者,这些价格都经过物价局核准,并无乱收费现象。质检费用之高主要花费在检测仪器、试剂等方面。有些采样仪器光购买就得上万元。杨先生表示,对老百姓说,与其花工夫检测,还不如换家品牌店,多花些钱买放心;不过个体的“妥协”等于助长了黑心电商的气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如果质监部门不支持,也没有用。”杨先生说。
武汉市消协顾问杨翠琼律师表示,官方质检机构对民众应适当降低“门槛”,方便维权。管理部门应制定有利于消费者的规定,如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等,让商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取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