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赴美产子20万
记者了解到,南京的赴美生子中介机构近一两年来数量增加了不少,不少家政公司也涉足了这项业务。而现在随着赴港生子价格提高,预约难度增加,不少赴美、加生子机构更是趁机出招拉客。和赴港生子相比,赴美生子的费用一般在16万-20万左右。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妇幼医院附近的一家原来只从事赴港生子的中介机构。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涉足了赴美生子业务。对于“新业务”,这位人士直言,因为目前“搞这行”的公司不多,因此利润空间也相对要高些。
随后,在该公司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优惠赴美生子”的宣传页点击率已经过万,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一份“飘来飘去”的网页上写着,“10万元全包洛杉矶生孩子”,显然,这个价格已经接近赴港生子的价格了。不过记者一咨询发现,实际上“10万元”只是在美国的住宿费和一些护工费用,但在医院的产检、剖腹产费用等都没有包括在内。如果不通过中介公司,直接与美国当地的月子中心预约生产,目前的价格一般都在15万元以上。
赴美产子要呆三个月
和赴港生子相比,赴美生子的流程有何不同呢?
记者了解到,“赴美生子”项目通常都是由美国月子中心与中国代理人合作完成。中介负责在中国国内寻找适当的客源,协助客户取得签证、预订机票、联系月子中心等前期业务;而月子中心则负责在美国的接待。在月子中心里,通常有熟悉美国国情、精通中英文和有一定医疗知识的人,为孕妇安排接送、食宿、产前检查和产后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一般在美国“前两个月后一个月”,即产前两个月到美国,产后满月回国。
遇到问题无法维权
对于日渐红火的赴美产子,业内人士提醒说,由于已经属于出境生产,因此风险相对来说就更大。一些中介公司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进行“只有靠他们才可能通过海关”等虚假宣传,以骗取高额的服务费用。而美国不少月子中心是华人专门为赴美产子的人群开办的,条件参差不齐,甚至一些月子中心根本没有注册,很可能随房屋整改而改建或搬迁。此时,待产孕妇就面临无处可去的困难境地,有的孕妇无奈回国,即便找到相关中介也无法维权。
香港医管局的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8年短短7年内,内地赴港产子的人数由每年620名增加至2.5万名左右,翻了40倍。尽管香港医院管理局宣布,从4月9日开始至今年年底,香港公立医院不再接收内地孕妇,但记者了解到,南京还是有不少赴港产子中介公司生意红火,而且相比以前更是狮子大开口,起价起码7万元人民币。
记者暗访
南京赴港产子,7万是“起价”
近日,记者在南京市妇幼门前发现,发放“赴港产子”传单的人反倒更多了。 香港明明早在4月份已限制内地孕妇赴港生产,这些宣传帮南京产妇生个“香港宝宝”的中介,到底采用什么办法“偷梁换柱”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怀孕一个月就得预约
“因为香港的公立医院现在不能接收内地产妇了,我们现在合作单位都改成香港的私立医院了”,昨天,一位专门从事联系内地母亲赴港生子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香港私立医院的床位情况变得空前紧张,而且加上 2012年是龙年,根据惯例,选择在龙年分娩的孕妇将会增加 15% - 20% ,内地孕妇还要面对本地孕妇的床位竞争,其紧张可想而知。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这也直接让孕妇预约床位的时间愈推愈早,现在怀孕超过3个月才预约,已经找不到床位了。孕妇现在必须要在怀孕30-50天左右就得预约,才可以确保有一床位在香港产子。
7万元人民币是起步价
“香港的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还好!”一位从事赴港生子服务的中介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生意其实很好,一些私立医院的排期已经排到明年。她向记者强调说,现在的收费是一天一个价,在预约床位时,必须具体到某一天才能确定是否有床位和价格。
床位紧张,预约期提前,加之私立医院本身的收费就高,这一切也直接使得赴港生子的费用随之提高。记者昨天分别询问了3家操作赴港生子中介公司的费用,最低的在私立医院生产的费用为7万元。咨询人员表示,在去年相应的套餐费用应该在55000元左右,而这笔费用大概涵盖了医院的费用,产检费,医生费用,宝宝所有的证件办理费用等,但今年因为“限制内地孕妇”,所以价格反而大大提高了。
随后,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这笔费用其实只是起步价,往返南京和香港的交通费(其中需要赴港检查两次)、生活费并不包含其中。而对于睡眠不好的孕妇而言,这笔7万元的费用,所能享受的医院住宿标准为普通房,也就是将有4-6名孕妇共处一室;如果想享受稍微好一点的房间,单人房的套餐费用需要增加至16万,双人房的费用则也要在13万左右。
赴港中介多打“家政”牌
虽然赴港生子的费用高达数万元,但是记者昨天致电南京市工商部门了解,这些中介公司其实并没有相关的资质审定,多数中介公司实际被批准的营业执照是“咨询服务”或是“家政服务”。
记者咨询的一家从事赴港生子服务的公司负责人直言不讳地向记者表示,他们实际上是一家家政公司,申请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也只局限于家政行业内。诸如赴港生子中介这样的业务,虽然他们也知道超过了被批准的经营范围,但是这位人士直言,,“这个市场就是这样,而且我们做这项业务很久了,很有经验的,完全是靠口碑在做生意”。
本报记者 陈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