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在江东北路和清凉门大街的交叉口看到,四个帆布篷子已经矗立起来,这是南京市首批“清凉篷”首度正式上岗亮相。由于是阴雨天气,清凉篷暂时没有发挥作用,不过倒是引起了路边居民的热议。据了解,这一清凉篷还将在龙蟠路上推广。
江东北路上将有三个路口设清凉篷
昨日,在数位工人的忙碌下,四个“清凉篷”就已经被安装在了清凉门大街和江东北路的四个人行和自行车过街的道路入口。昨天上岗的清凉篷是原来公示方案中最简洁的一种,四周没有围挡,由六根白色的钢管支撑着,顶上是绿色的帆布材料。帆布上则是刷上了“开车不沾酒、酒后不驾车”、“关爱生命、减速慢行”、“携带平安上路,满载幸福回家”等一些醒目的公益提醒标语。六根支撑杆上涂上醒目的红色条纹,提醒过斑马线的步行市民和骑车人注意安全,不要撞到支柱上去。施工人员表示,这些立柱上刷上了夜间感光的材料,防止夜间行人误撞上。
记者了解到,今天定淮门大街与江东北路的交叉路口处将开始安装4个三角顶风格的清凉篷。而由于草场门与江东北路的交叉路口较窄,与昨天清凉门大街处“上岗”的清凉篷尺寸不同,需要重新制作,所以这里的清凉篷安装时间还待定。
费用拟用广告收入补
据施工人员介绍,由于河西特有的软土地质,为了保持“清凉篷”在暴风雨天气中的坚固度,施工人员在6根支柱处挖坑,各埋进一个300多斤、共1800多斤的大理石底座,再把支柱用4颗螺丝固定在底座上。这样一来,清凉篷安装完成后成本一个在7000元左右,虽然说这一清凉篷项目是被称为公益项目,不需要政府掏钱投入,但其今后的维修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啊。清凉篷给市民撑起一片清凉的同时,日后如后维护也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话题。
负责这一项目的江苏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是个公益项目,政府没出一分钱。现在清凉篷上全部是公益标语,以后准备是一半公益标语,一半广告。”将通过企业在清凉篷上发布公益或企业广告的收入,支付清凉篷的兴建和维护的费用。
市民热议清凉篷是否能发挥作用
南京市建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说,南京安装清凉篷的做法是借鉴了杭州等城市的经验,考虑到南京是全国知名的“火炉”,气温高,持续时间长,夏天时长可达到4到5个月,行人在等待红绿灯的时候往往要受到烈日的暴晒,容易导致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的产生。而江东北路由于马路宽度超过50米,且树阴少,行人往往一次过不了街,需要在安全岛等待红绿灯二次过街,闯红灯的人比较多,所以选择第一批在这一带试点。
由于昨日是阴雨天气,新装的清凉篷没有发挥作用,不过过路的市民则大多表示,在大热天里有了这个篷子,过街的时候会更加耐心一点,不会那么急匆匆地过街了。“要是早点装就好了,现在连绵阴雨,估计用不上几天了。”也有一位市民表示,现在装清凉篷是不是有点晚了。另一位过街的女士表示,要是过了夏天,这些清凉篷是不是就要下岗了。
对于有市民提出的,这个清凉篷会不会影响过街行人和车辆安全,一位施工负责人说,这个清凉篷8米长、4.5米宽、3.3米高,最外面“四只脚”都是钉在隔离桩后面。而且柱子上都漆上了醒目的标示,相信不会影响行人过街安全。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第一批的试点,究竟效果如何要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用下来市民对于定淮门大街、清凉门大街的8个清凉篷反响效果良好,相关部门将考虑在南京龙蟠路沿线白下路路口、瑞金路路口和岗子村太阳宫附近路口各加装4个清凉篷。对于市民提出的清凉篷过完夏天是否要下岗的问题,该工程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市民的建议,以决定是否在冬季把清凉篷回收,避免成为没用的“花架子”,以减少维修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