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过环境综合整治的爱达花园小区现场。 本报记者 顾小萍摄
本报讯(记者 顾小萍) 从空中到地面再到地下,从院落到楼道间,以“精细化”开路,2017年,我市240个老旧小区迎来建成以来的最华丽转身。整治后的老小区让居民们倍加珍惜,“加强后期管理,不能让脏乱差没两年就回潮”成为很多居民的呼声。记者昨天采访得知,实施综合整治的小区“百分百管起来”将作为硬性要求,通过引进市场化物业、业主自治和街道托管等3种路径来解决。
玄武区童卫路7号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卫岗乳业的职工家属区。小区面积不小,空地也不少,但在2017年整治之前,空地、楼顶平台都被居民们圈为私家菜园或搭上违建用以出租,有的甚至养起了鸡、鸭、鹅。
“脏乱差已不足以形容此前的环境。”在小区住了多年的狄建宁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来形容整治前后。记者看到,小区内的空地根据现有条件,有的划上了停车位,有的建成了健身休闲小广场,有的则栽上了养眼的绿植。抬头向上,建筑外墙是以乳黄色为主色调的真石漆,晾衣架、空调架、雨篷都是“统一”新安装,此前小区最碍眼的各种蜘蛛网式的管线一根也见不到。推开钢化玻璃智能单元门,楼道间的白墙甚是清爽整洁……居民王双冬说:“没想到一整就整出了个新小区!”
“我们希望整治效果能够长久保持,边整治边成立业委会,整治一结束,立马让引进的物业公司上马,管理不能掉一天档。”狄建宁告诉记者,过去多年,小区没有物业公司感兴趣,仅靠卫岗乳业派驻的3名工人在管。如今成了“香饽饽”,前不久物业招标,一下子来了4家物业公司竞聘。
建邺区爱达花园小区是2017年整治的老旧小区中最大的一个,共有34幢住宅,住了1800多户居民。站在西城河桥上远望,小区就像一个新建成的商品房小区,所有建筑外立面上端是棕黄色的真石漆、下端则是深棕色的大理石,统一的晒衣架、空调架、防盗窗、智能单元门……这个三面环南河的小区外,有一条宽10多米、长1000多米的防洪堤坝,此前堤坝上杂草、杂树众生,如今打造成了健身步道,防洪墙上一幅幅山水画凸显出文化意境。住在小区5幢、今年67岁的王鸿强告诉记者,入住小区整整10年,眼下是最舒适的时候,“接下来得好好管起来,再倒回以前的‘脏乱差’就可惜了。”
爱达社区居委会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此前因硬件条件不行,管理跟不上,物业费收缴率只有30%。“目前我们正牵头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由他们协助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同时考虑人员工资上涨、后期加强管理等因素,酝酿征集居民意见,对此前物业收费标准进行适当上调。”
市物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百分百管起来”是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小区的一个硬性要求,“谁来管”将通过引进市场化物业、业主自治和街道托管等3种路径来解决。前不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老旧小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我市将推进落实老旧小区属地管理长效长态,把老旧小区管理纳入社区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范畴,作为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考核,通过新建、重组、引进等方式,建立一批公益性物业服务企业,为市场失灵、自治失效、管理失序的老旧小区,提供居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基本物业管理和准公共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