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网民消费情绪指数对应的含义
本报讯 3月4日,中国消费者报社与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舆情中心通过其联合开发的“中国网民消费情绪指数”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发布了《中国网民消费情绪指数“房价”报告(2015.11.25-2016.3.3)》。报告显示,随着近期国内多个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网民的愤怒指数和回避指数呈攀升态势,负面情绪(愤怒指数、回避指数、反感指数、失望指数)占据网民消费情绪的主导位置,而随着3月1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相关警示信息,网民的愤怒指数、回避指数及失望指数开始下降。《中国消费者报》就此提醒消费者:购房须冷静,掏钱莫冲动。
近日,我国多个城市的楼市出现火爆行情,“日光盘”频频出现,二手房价也出现“跳升”,一些中介甚至惊呼电话被打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出现一波明显的上涨行情,抢房场面火热异常。据了解,今年1月份,北京二手房网签量达2.4万余套,同比增长近乎翻番,创下近34个月以来的新高;在上海,某项目在开盘前的半夜就吸引了购房者连夜排队,队伍中居然有人裹着被子;杭州也出现了上千人摇号抢房的盛况;深圳的房价再次开启“飞行”模式。
近期,中国消费者报社与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舆情中心通过其联合开发的“中国网民消费情绪指数”大数据监测平台,对房价的网民消费情绪指数进行了监测、分析,并于3月4日发布《中国网民消费情绪指数“房价”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11月25日至2016年3月3日,网民对“房价”的关注度逐渐攀升,总关注指数达747925。网民情绪指数呈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是网民的愤怒指数和回避指数居高不下,这两条曲线偏离且远高于满意指数等其他三条曲线。
二是网民对“房价”的负面情绪(愤怒指数、回避指数、反感指数、失望指数)占据主导位置,总占比高达85.9%,远高于代表正面情绪的满意指数。其中,愤怒指数为268805,占比35.0%;回避指数为 174323,占比30.9%。这表明,对房价表示愤怒及拒绝高房价的网民分别高达 35.0%和30.9%。
三是从总体趋势看来,除了春节期间网民对房价的关注度及其他各个指数有所下降以外,其他时间段的愤怒指数和回避指数则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尤其是春节过后,这两个指数更是急剧攀升。但从3月1日国家有关部门对高房价开始吹风降温以后,关注指数、愤怒指数、回避指数及失望指数开始下降,但反感指数继续攀升。其中,愤怒指数在2015年12月3日为3197,2016年3月1日则涨至峰值9034,涨幅近三倍;回避指数在2015年12月3日为5549,是监测区间的第二高点;到了2016年3月1日,则达到最高点8903,涨幅60%;失望指数和反感指数也分别上升81%和77%。
从大数据平台的监测结果可看出,消费者对目前的房价持负面情绪为主,主要表现为愤怒和回避,这种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是否会引起恐慌、逃离?目前的房价是否属于最后的疯狂?值得市场各方高度关注。对此,《中国消费者报》提醒消费者:购房须冷静,掏钱莫冲动。(司宇萌)
●名词解释
中国网民消费情绪指数
“中国网民消费情绪指数”大数据平台,是中国消费者报社与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为帮助企业加强对消费者意见的搜集分析整理工作,在业内首创推出的网民情绪实时监测、精准分析平台。
该平台运用互联网信息大数据技术,量化消费者对相关品牌的评价,并将网民的评价细分为关注指数、满意指数、失望指数、回避指数、愤怒指数和反感指数,这六大指数可使企业对自己的消费评价一目了然,其中,关注指数为满意指数、失望指数、回避指数、愤怒指数和反感指数的总和。
据介绍,通过该平台,企业可一年365天随时查看每小时更新的监测数据和指数报告,其中关于细分行业、相关品牌及新品的消费情绪指数报告可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该平台还是一个互联网精准营销平台,可以准确地告诉企业“谁在关注你”、消费者分布在哪里、其消费评价是什么。因此,通过该平台,企业可以针对关注自己的消费人群和区域实时进行智能监测分析,实现精准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