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家居 » 家居中心 » 家居广场 >> 正文

家居广场

智能家居普及欠缺哪阵“东风”
江苏消费网 (2015-08-27)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曹丽娟制图

  ■本报记者 岳纲举

  无论从国家政策、市场发展层面看,还是从消费需求、技术发展水平看,智能家居的普及都到了水到渠成阶段。然而,智能家居的发展并不如人们期待的那样顺风顺水。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缺乏实用性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对智能家居标准及体系的打造,而这一点要依赖于领军企业的出现。

  技术标准难统一

  智能家居缺乏标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其诞生到现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延续了20多年。与之相反的是,与智能家居相关的无线通讯技术协议可谓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时下,几乎每个参与其中的厂商都认为,自己所采用的标准或协议会成为智能家居未来的主流技术。

  据记者了解,目前智能家居领域较为流行的协议包括,射频、NFC、红外等小范围协议;WiFi、蓝牙等知名度较高的协议;Z-Wave、ZigBee等竞争较为激烈的新兴协议。其中,小范围协议的使用频率较低。例如,射频可用于窗帘电机、卷帘门、门铃控制;红外可用于红外家电设备的控制和管理;WiFi和蓝牙的知名度、覆盖面、普及程度都比较高,是目前智能家居领域的主流,被包括鼠标、手机等在内的各种消费电子产品所使用。而Z-Wave和ZigBee是21世纪出现的新兴无线协议,它们甚至被认为是专为智能家居而设计的。前者是一种基于射频,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度、适用于网络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用于住宅照明、商业控制及状态读取等领域;后者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无线通信协议,适用于建筑物自动化设备,如温度自动调节装置、灯光控制设备、环境传感器等。

  一般情况下,只要智能家居产品可以连接无线网络,即可实现远程控制。但是,由于各类智能家居产品采取的无线连接协议不尽相同,导致产品之间的兼容性较差。若想实现跨品牌产品之间的互联,往往需要非常复杂的设置和权限予以认证,即使是相同品牌不同产品之间的互联,也需要一个复杂的体系权限才能实现。

  由于智能家居产品来自于不同厂家,其内部协议并不统一,因此单兵作战能力尚可,但若想实现个性化家居体验,则有些力不从心。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专属APP,对于用户来说,要从手机众多的智能家居APP中找到相应程序才可操作,即便将这些APP逐一与手机绑定,也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业内人士认为,缺乏技术保障是智能家居产品落地难的根本原因,跨行业巨头缺乏的不是推出单品的能力,而是对智能产品技术的系统研发。

  平台之争早已开始

  2015年7月24日,苹果向媒体确认,已将Nest智能恒温器设备的APP从应用商店的货架和网站上撤下。据了解,Nest智能恒温器被认为是首款主流的智能家居设备。业内人士认为,该举动可能是因为苹果首批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设备即将上市。目前,Nest已被苹果用自家首款HomeKit平台智能恒温器Ecobee3代替。被撤下的Nest就是2014年年初被谷歌以32亿美元收至麾下的智能家居企业,其产品主要有智能温控器和智能烟感器。

  事实上,这并不是苹果第一次停售竞争对手的产品。AppleWatch和AppleHealth宣布推出后,苹果就停售了Fitbit和Jawbone公司的健康追踪手环;直至今年6月,Jawbone的产品才重新登录苹果商店。此外,在扬声器公司Bose和苹果旗下的Beats公司打官司期间,苹果暂停了对Bose产品的销售。

  不难发现,领军企业对智能家居的跑马圈地已经开始,而智能家居平台之争开始的时间更早。关于智能家居的标准之争,在海外毋庸置疑将由iOS和Android两个操作系统主导,而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的竞争也围绕这两大平台展开,就如同这两个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领域瓜分市场一样。

  2014年,苹果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主要包括智能家居的通用协议、安全配对、Siri控制接口等。当Homekit在手机操作系统上搭建合理的架构后,便可与通过认证的智能家居产品配对,用户可通过iPhone、iPad和AppleWatch设备上的应用软件对其进行控制,或者通过Siri语音直接控制。据介绍,若采用苹果Home-Kit平台,WiFi设置便会自动发现、识别新设备,选择网络并连接。在此过程中,用户无需任何操作,甚至不用输入WiFi密码,即可让设备轻松连接网络。

  目前,HomeKit仍处于试水阶段:第一阶段首先进行产品接入;第二阶段将完成各个厂家的智能家居设备在iOS层面的互动协作,可实现跨品牌、跨品类的互联互通,无需厂家之间直接对接。该平台为智能硬件开发商、第三方开发者留下了巨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另一家互联网巨头谷歌正试图建立一套类似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源标准,其将与安卓系统融合,让安卓手机轻松发现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谷歌于2014年收购Nest后,便启动了“WorkswithNest”计划,试图打造以Nest为中心的智能家居平台,进而推广标准。

  然而,无论是苹果还是谷歌,目前接入的都是一些明星单品,如Drop-cam摄像头、Pebble智能手表、August智能门锁、Jawbone智能手环等,因此使用体验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大众消费者的需求存在巨大鸿沟。

  缺乏体验致购买意愿降低

  除了上述原因外,智能家居在中国更难推广的因素还有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智能家居产品的知名度。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欧美国家智能家居的渗透率已超过35%,日本和韩国的渗透率超过25%;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还未达到5%。由此可见,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除了要有能让消费者接受的产品外,厂商还应该创造让消费者与产品接触的机会。因为中国的智能家居产品尚处于发展初期,若没有实实在在的体验感受,消费者很难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

  只有引导和教育的成本低,消费者才更容易尝试和接受。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内真正的智能家居产品一般价格较高,而且多借助互联网渠道销售,普通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机会不多。此外,通过网络测评了解到的产品信息与真实产品体验存在较大差距,这让很多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了解犹如隔空望月,看得见、摸不着;所以,购买意愿较低。

  国内某智能插座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要想打动消费者,就得拿出优质实用的产品;若消费者体验后能够喜欢,自然会去购买,并推荐给朋友。此时,生产企业便可再将其他新产品或关联产品推荐给消费者,新产品的推广就会变得比较顺畅。《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显示,市场教育程度偏低,普通用户缺少对智能家居产品的体验,对智能家居产品的认识有限等是影响人们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的主要因素。此外,消费者对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的预算偏低以及对数据安全性的担忧等因素,也制约了智能家居消费能力的进一步释放。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