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蔚
有人对房屋托管深恶痛绝,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方式的市场需求不容忽视。那么,北京房屋托管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目前在北京房屋租赁市场上,大概有近三成的房屋采取托管的方式,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日前公布的《北京市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拟禁止房屋托管业务,此举是否妥当?是否应给房屋托管留条生路?
房屋托管有市场需求
提起房屋托管业务可能会被叫停,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陈先生感到非常遗憾,他觉得这项业务帮他解决了很多麻烦。
2008年,陈先生因工作需要被长期派驻广州,北京的房子如何处置让他犯了难。“当时我还没结婚,房子刚拿到钥匙,公司派我去广州建办事处,估计要三四年才能回来,如此一来,北京的房子长期空置太亏了。我本想把房子卖了,但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又觉得把房子卖了不值得。”陈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把房子租出去,自己人在外地,不可能为了租房子的事动辄赶回来。”为此,陈先生一筹莫展。
让陈先生卸下包袱的是小区的物业公司,可能是发现陈先生这套房子长期空置,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致电陈先生,称物业新推出了房屋托管业务,可以按约定向业主支付房租,找租户、缴各种费用、日常房子的打理等麻烦事陈先生都不用操心。“几年下来,我真是省了不少心,还得到了稳定的租金收入。”陈先生对记者坦言,“房屋托管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一刀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关键是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管。”
房屋托管该禁止还是完善
一方面,市场上对房屋托管业务有着自发的需求,另一方面,不规范的操作大行其道,让很多业主利益受损。面对这种局面该如何做出选择,这让监管部门十分头疼。
“给业主带来风险和纠纷的多是一些运作不规范的中介公司所为,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毕竟市场上对房屋托管业务还是有需求的。”张大伟说。
“目前我国中介市场上欠缺的恰恰是由正规机构统一运作的房屋托管业务。”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认为,“市场上的混乱并不是房屋托管业务本身造成的,而是监管不到位造成的。”陈国强表示,北京市也许是为了避免房屋托管业务的混乱,干脆做出了禁止的规定,这样做的思路有所欠缺,政府部门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规范化管理上做文章,而不是忽视需求。
据陈国强介绍,国外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赚取差价有严格管理。美国房地产经纪人若在对交易当事人隐瞒差价的情况下赚取利润,可受到吊销执照等法律制裁;在德国,若经纪人在委托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吞部分差价,那么该行为属于欺诈,要受到刑事处罚。
什么才是良性运作方式
“房屋托管业务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非常成熟,由专业的房屋托管公司接受业主的委托,对房产进行打理,房屋托管公司主要通过收取管理费的方式盈利。”张大伟说。在他看来,目前我国房屋租赁市场上的房屋托管方式根本不能称之为托管,实际上是变相的双边代理,中介公司不是靠提供居间服务盈利,而是两边赚钱。“在国外,房屋托管公司赚的是托管费,房屋租金全部交给业主,价格是透明的,而且托管机构在将房屋出租时是不向租户收取中介费的。”张大伟说,但按照我国现在房屋托管的运作方式,业主并不知道委托出去的房屋实际租金是多少,租户还需要支付一笔中介费。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利娜告诉记者,有房屋托管需求的业主希望有一个机构能帮助打理房屋,这种需求是正常的。房屋托管在国外已经是很成熟的业务,对做大房地产市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我国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充斥市场,给业主带来较大的风险。
在不少专家看来,对房屋托管业务需要厘清的是概念和门槛。究竟什么样的代理服务才算是房屋托管?从事房屋托管业务的公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对房屋托管业务要怎样规范?如何有效监管?也许,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要比“禁止”两个字更有利于租赁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