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道道网讯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如新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李潮东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国家在战略层面做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着力点将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双向发力。
在李潮东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以问题为导向,从决策层面为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开出的一剂“良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影响2016年宏观经济和市场走势的最大变量,不仅抓住了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全面均衡的,是新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对今后五年乃至十年中国经济的影响和作用可谓是举重若轻。”
机遇与挑战并存,激发产能动力以刺激消费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际,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元年。当前,产能过剩被视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大潜在风险点。
对此,李潮东表示,我国消费品供需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现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障碍,而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便是过剩产能。“产能过剩不仅占据大量的人、财、物资源,而且成本居高不下人力、资金、土地等,又成为目前我国各行业诸多企业欲罢不能的颈绳。另一方面,从我国的供给体系来看,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不能满足有效消费。”
由此可见,加快推进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是摆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重头戏。对于如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李潮东认为主要是要抓好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三项任务。“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标本兼治,多措并举,调动和发挥企业作用至关重要,不过产能过剩的背后,有政府强力干预的影子。同样,化解产能过剩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政府予以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负总责,但关键还是要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不过,在困难背后也蕴藏着重大的战略机遇。自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启动。与此同时,“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被写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成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众多新动能的重中之重。
李潮东认为:“我们更应树立发展信心,抓住‘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机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制造业的需求数量和层次都在不断提升等机遇,专注主业,扬长避短,把握行业大势,深耕细分市场,在加快升级的步伐中实现凤凰涅槃。”
优化“双创”体系,调整发展战略深耕中国市场
2015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对此,李潮东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是通过创新供给结构引导需求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在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步结构性调整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平衡,从而实现经济的健康稳步增长核心和目标所在。”
新供给引领新需求,供给侧改革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新动力正在加快发展步伐。
“在这样利好的背景下,创新创业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便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有助于提升供给侧参与主体‘质与量’,同时还对供给侧模式的完善和丰富有积极意义。”李潮东认为,首先,创新创业中涌现出一批批活跃的市场主体,让供给侧参与主体的数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其次,创新创业催生出的新技术新思路,也在不断帮助供给的改善和质量的提升;最后,创新创业所带动的商业模式迭代,也为供给侧改革不断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李潮东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而互联网、互联网经济将会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对在华外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在华跨国公司而言,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需要我们调整自身发展思维,创新经营结构模式;用互联网和创新的思维去探索企业经营管理新出路;调整在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国家政策紧密结合。对此,我们如新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做的。”李潮东说。
作为在华运行13年的外资企业,如新一直将创新作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战略决策,其中,实施“创新驱动成长战略”就是最集中的体现。
据了解,2014年,如新投资近5亿元在上海修建全球最大的总部园区——大中华创新总部园区,将全球主要的研发力量集中到中国,中国的研发中心支持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市场的发展。这不仅是如新集团主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也彰显了其扎根中国、深耕市场的决心。
“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发展,以及创业创新热潮的持续深化,如新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李潮东表示,“如新也将继续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驱动力,同时积极响应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发展思路,从各个层面进一步深化如新‘内外兼修,科技驱动’的大健康战略和‘创新驱动成长战略’,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