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休闲 » 文化观察 >> 正文

文化观察

以歌剧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艺边杂谈)
江苏消费网 (2018-01-25)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歌剧,这一外来的艺术形式传入中国还不到百年。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老一辈歌剧艺术工作者成功地把西洋歌剧的艺术经验与中国的秧歌剧、戏曲、曲艺、民歌等艺术形式的特色结合起来,涌现了以《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为代表的民族歌剧经典之作,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歌剧发展道路,也创造了中国歌剧的辉煌。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要从物质文化发展到美好生活,随着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化建设提升至更高层面,民族歌剧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方向。文艺作品是给人民看的,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酸甜苦辣,将他们的需求放在首位,人民才会对文艺作品和文艺工作者真正地报以尊重、敬意和爱戴。从延安鲁艺走来的中央歌剧院,前身是创作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的中央管弦乐团和鲁艺文工团,可以说是为“人民大众”而生的歌剧院。我们始终把民族歌剧的“人民性”摆在首位,把人民需不需要、满不满意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文艺的“轻骑兵”。

  2017年,中央歌剧院创作演出了《红色娘子军》《红军不怕远征难》《玛纳斯》3部大型原创歌剧,并以央地合作的方式创作了民族舞剧《花木兰》,在艺术形式上实现了自我突破。这些作品都是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创作出来的。《玛纳斯》剧组先后5次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采风,登上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深入到当地群众中体验生活,柯尔克孜群众是《玛纳斯》的第一批观众和评判者。为找到军人的“精气神”,《红色娘子军》全体剧组演员也曾赴北京卫戍区某部军训。

  歌剧被称为舞台表演艺术的“航空母舰”。但我们深知,民族歌剧的舞台不仅在世界最高的艺术殿堂,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仅2017年,我们就深入黎川、遵义、吉林、玉树等地的乡村、学校、敬老院开展一系列惠民演出和结对帮扶活动。公共免费开放日活动是我们的年度大事,用精心挑选的作品让没有进过剧场的观众了解歌剧,每年都会出现观众排长队领票的场景,很多观众因为这第一次的美好体验而成了歌剧的粉丝。

  “弘扬中国精神”,是新时代文艺的主题。中国精神是中国文艺的灵魂,也是民族歌剧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民族歌剧对中国精神的弘扬,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民族性、艺术性和世界性。三者有机结合,相互推进,其中艺术性是核心。强调艺术性,关键要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准,突出艺术本体特征,既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使其在与当代审美的融合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要以世界性眼光和海纳百川的艺术胸怀,广泛吸纳世界一切优秀的文艺创造,为我所用、自创一格。中央歌剧院不仅是引进、排演西方歌剧的主力军,也一直致力于创作能够反映我国民族精神、体现传统文化的歌剧作品,先后推出《霸王别姬》《山林之梦》《辛亥风云》《红帮裁缝》等作品。近几年,我们加大原创剧目特别是现实题材剧目的创作,原创歌剧《边城》《萧红》正在紧张排练中,有望在今年与广大观众见面。

  把优秀的民族歌剧推向世界舞台,也是我们的艺术追求。近些年,中央歌剧院一直致力于推动民族歌剧“走出去、走进去”。在歌剧的发源地意大利,中央歌剧院版《图兰多》《蝴蝶夫人》等演出赢得掌声与欢呼声。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之春艺术节上,中央歌剧院版《图兰朵》赢得谢幕长达18分钟的掌声。2017年,我们还首次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歌剧走出国门。在意大利弗利市的多梅尼克博物馆演奏厅,《红军不怕远征难》(音乐会版)成功上演。漫漫长征路,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依次展现给世界观众。我们以世界人民理解的歌剧语言去讲述中国故事、传递英雄精神,希望世界各族人民从中感受到英雄史诗的灿烂与辉煌,让那些关于理想和信念的执着等人类共同的美好价值得到传扬。

  我们深知,只有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索和产生审美共鸣的作品,才能被称为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以最美好的中国声音,唱出新时代的磅礴之力,是今天歌剧工作者的使命,我们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为中央歌剧院党委书记)

编辑:白杨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