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休闲 » 文体要闻 >> 正文

文体要闻

南京白局首次有了“国字号”传承人
江苏消费网 (2018-01-09) 来源:南京日报
阅读:

  

 

  徐春华(右一)正在舞台上表演白局。 本报记者 冯芃摄

  近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在文化部官网向社会公示,我市共有4位传承人上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总数增至12人。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以来,南京白局终于有了第一位“国字号”传承人。

  此次公示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中共有4位“南京面孔”,分别是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传承人桂世民、南京白局传承人徐春华、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郭俊、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建军。至此,我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总数已有12人。

  作为南京唯一的方言说唱曲艺,南京白局早在2008年就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此后的10年间,这项国家级非遗始终缺少一位与其头衔相匹配的“国字号”传承人。如今,随着南京白局老艺人徐春华晋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终于填补了这个空白。

  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处处长邹奕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推动传承白局艺术,市文广新局与市教育局近期将成立南京白局校园联盟,在全市部分小学开设教学课并推广白局教材,安排南京白局各级传承人走进校园,向孩子们普及推广南京白局的表演艺术以及所蕴含的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本土文化。

  古琴艺术(金陵琴派)是南京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2009年,金陵琴派的领军人物、金陵琴社社长刘正春成为南京该项目的第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遗憾的是,刘老先生于2013年6月1日因病辞世,享年78岁。此后的4年多时间,金陵琴派的“国字号”传承人一直空缺,直到此次桂世民入选,金陵琴派的“国字号”传承人终于有了接班人。

  邹奕表示,按照有关规定,我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年可获得2万元的传承经费以及3000元资助,并配套建立传承人工作室,用以进行传承技艺、带徒教学。

  此外,我市今年还将建立非遗传承人考核制度并设立退出机制,每两年组织一次评估,非遗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将被取消资格。(朱凯)

编辑:白杨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