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休闲 » 文体要闻 >> 正文

文体要闻

江苏江海博物馆29日试运行 展示千年海门风貌
江苏消费网 (2017-12-29) 来源:海门日报
阅读:

  

 

  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北门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期的织机

  

 

  复原后的海门老街 记者陈蔚蔚摄

  

 

  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全景。记者戴跃华摄

  本报记者陈银荻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寻求古老哲学命题的答案,有时只需要给一个历史的维度。

  在历史的长河里,过去是现实的前身,未来是现实的来世。把握人类发展兴替规律,内心便有了安宁的力量,未来便不再迷茫遥远。链接古今,传承时代。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建设、布置,2017年12月29日(即明天起),经省文物局、省编办批准的中国惟一以江海文化为主题的省级国家中型主题博物馆——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将正式对外试运行。(市民可免费参观,凭身份证在博物馆南门厅东侧自助取票。)

  它的建成开馆是海门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厘清了江海文化发展的脉络,为海门作为江海文化之根的论断找到了历史依据,确定了海门作为江海文化最有力传承者和核心发展区的独特地位,为在更大力度、更深程度上传承和弘扬江海文化寻得了丰富内涵,也成为当代海门人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带着对历史的兴趣,带着对江海文化发展的好奇,今天记者带大家一游江海博物馆。

  围绕江海文化特点

  展现千年海门风貌

  江海博物馆坐落于新城区,地处汇智路北侧,张謇大道东侧,在江海文化广场石路蜿蜒,绿树苍柏,小桥流水的“抱拥”中黑瓦白墙的博物馆建筑群,显得古典静美、大气厚重,著名书法家范增为博物馆题写馆名。

  江苏省江海博物馆于2015年10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是国家中型博物馆。外观建设上,江海博物馆的建设采用了四汀宅沟的建筑方式,主体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整体呈院落式布局,充分考虑江海文化元素和自然、地域特点,吸收了海门地区传统民居特征,体现了浓郁的江海文化韵味。

  目前,博物馆原馆藏文物近3000件,分为江海文化展区、公共展区、优秀特色文化展区、文创互动区、办公培训区和观众休闲区等六大区域。其中,江海文化展区和公共展区为主要展厅。江海文化展区第一层以地域为轴,主要包括江海世界、江海中国、江海江苏和江海南通四个功能板块。第二层以时间为轴,主要包括海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功能板块。

  公共展区也称为临时展厅,位于南大厅右侧的两层楼,面积约1900平方米。

  江海博物馆馆长唐春艳介绍,本次开馆之际,公共展区引进了两个特色主题展:南京博物院的宫廷器物展和苏州博物馆的文房雅玩展。“从南京博物院借出的这批宫廷器物共134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共7件,近20年来都没有出过院门。”唐春艳介绍,本次宫廷器物展展期3个月,苏州文房雅玩展为期4个月,机会难得,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观展。

  布展设计特色鲜明

  兼顾本地传统文化

  江海博物馆不仅馆藏丰富,展区的布置和内容也多有本地特色和亮点。跟随博物馆讲解员秦敏洁的脚步,记者走进博物馆的大门,一眼就看到大厅的主题雕塑《江海神韵》。它是一个高9米,直径1.8米的圆柱形浮雕柱,依据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中对“定海神针”的描述而设计创作的,取意海河永固,圆柱上的浮雕内容取自神话“精卫填海”的故事。

  在圆柱形浮雕柱身后,按照由东向西的顺序排列透明亚克力管,上半部分的蓝白色体现的是长江径流的造型,象征江海之水,中间的黄色是江海冲击而成的泥沙,整体营造出长江之水奔流入海的意境,也体现江海文化的现实性、历史性、时间性和空间延展性。

  在固定展区,令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大型沙盘,它还原了古时人们捕鱼、制盐的繁忙场景。其中沙盘里的盐采用了真盐,场景中铜制的小人做工精细,形态逼真。“可能很多市民都不太清楚,海门曾经是个产盐重地。盐民是海门最早的开发者,盐文化也是海门最早的文化。”据秦敏洁讲述,其实唐宋以来,海门就开始产盐,到了清末民初,张謇先生分别于1903年和1913年先后成立了盐业公司,其中的精制盐是全国历史上最早的精制盐,并且于1906年获得了意大利万国博览会金奖。但随着海势东迁,海门的盐业逐步衰落,到2006年海门的盐场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设计这个沙盘,就是为了方便大家更形象地了解这段历史和文化。

  江海博物馆在场馆设计中侧重展示江海文化的同时,也兼顾了本地特色传统文化的展示。位于北大厅西侧的优秀特色传统文化展示区,设置了红木文玩展示馆、诗韵倪琴展示馆、海门特色老家具展示馆等。

  费尽心思搜集文物

  创意复原海门古街

  想要办好一个博物馆,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和精力。为了搜集珍贵的文物,设计精美、有创意的展厅,江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谓费尽心思,多方奔走,一物一景都仔细筛选、修复、展出。在固定展区,有一台年代久远的纺织机,机身侧面能看到“1921年英国产”的字样。原来,这台纺织机是张謇当年创办大生纱厂时期的旧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几经辗转查询到,机器在深圳的华润集团。

  馆长唐春艳回忆,当时了解讯息后,他们立即赶往深圳,向华润集团的负责人说明来意,想要收回这台老机器。没想到,对方听完这台机器的故事后,主动表示愿意捐赠给江海博物馆,从而让张謇创办纺织厂的这段历史能以实物展现。由于机器已经都拆成了零部件,组装成了一个难题,唐春艳想方设法联系到一名大生纱厂的老工人,这才把机器复原,得以重见天日。“这台机器保存得特别好,再经过老师傅的巧手,即使现在,还可以织布。”唐春艳笑着说。

  在民俗展示区,一条可以乱真的海门古街,让观者一下子身临其境,似乎穿越回到清末民初,马振泰南北货、松鹤楼、同德生等当时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店铺也被再次还原。而这个灵感来源于海门的一帮老同志。

  因城市发展脚步的迅速,海门保留下来的老建筑越来越少。为了让民国老街的每个细节都力保“民国化”“真实化”,博物馆特邀请了海门文化界的老同志,参加对江海博物馆的海门老街的设计征求意见座谈会。积极征集当年老街的匾额招牌、标牌、广告、旗幡、手工艺品等记忆老街文化细节的物件、物品等。这才有了今天栩栩如生的海门古街。

  社会各界鼎力支持

  馆内设计心系民众

  在博物馆的创建过程中,除了馆内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社会各界也都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建馆以来,有20多位社会人士向博物馆捐赠文物,其中包括季芳、龚继成、郁重今等众多名人的家属。西泠五老之一、书法篆刻家郁重今捐赠了255幅书画作品,博物馆也特设捐赠展示馆,将其一部分赠品展出。

  美籍华人龚长桥女士,是我国著名铁路、公路、桥梁工程师龚继成的孙女,受她父亲之托,今年6月份回到海门这片故土,将所珍藏的极为珍贵的文物、极有价值文献资料以及研究龚继成的各种著作悉数捐赠给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共计50件。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忠新对龚长桥女士无偿的捐赠表示由衷的感谢。江海博物馆也将开辟专门的空间保存和展示这批珍贵的资料,并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便利条件,使资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不只市民心系博物馆,博物馆在建设中也充分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在馆内一楼,特意开辟了观众休闲区域,其中在北大厅,还配置了咖吧,供市民在博物馆期间休息、休闲所用。而在二楼文创互动区域,设置了捐赠展示馆、文创商店和儿童互动区。儿童互动区在未来将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通过孩子们自主参与、自我探索,达到和文物零距离、延伸展览的教育作用。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从小学史、以先人为榜样,我们有理由相信,海门灿烂的地域文化和奋斗精神将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编辑:白杨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