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热播,激发了许多人心中的历史基因和文化自信。首期节目中,青绿山水画代表作《千里江山图》的惊艳亮相,整体画卷采用珍稀矿物质颜料绘成,让人啧啧称赞。节目现场,一位来自苏州的“国宝守护人”五十多年来通过传承“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更是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和赞誉。昨日上午,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唯一代表性传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仇庆年与记者面对面,讲述了这些年来传承“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经历以及背后的艰辛。
慢工出细活
青绿之色千年不败的奥秘
《千里江山图》是少年天才画家王希孟的绝笔之作。由李晨所饰演的宋徽宗,将时光拉回这幅名画诞生的政和三年(1113年),重现这幅中国山水画卷巅峰之作的创作始末,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冯海涛为观众们细致讲解了《千里江山图》的五层色彩关系,将其中的精湛技艺展露无遗,而“国画颜料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则从颜料角度出发,揭开了画卷青绿之色千年不败的奥秘。
仇庆年告诉记者,这幅画作使用了大量的天然矿物颜料,并采用两面着色法。大青大绿,染天染地,所以在传承有序的今天,依旧保持着初绘时的灿烂芳华。在仇庆年看来,传统国画颜料是采用自然界天然的矿石、植物、动物等为主要原料制作加工而成的天然颜料,属于自然界的色彩,会有大自然中的结晶成分。画成的青山绿水自然会有珠光宝石之气,色泽千年不变。就像天然花青、藤黄等都是自然界中植物色素颜料,画家们通过手中的妙笔,调和着水墨,能表现出树木花草,一年四季以及一日之间的各种变化。
颜料制作需要工匠的耐心
位于苏州市姑苏区虎丘街道的“庆年堂”颜料研究工作室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人仇庆年,现场展示了国画颜料独特的制作工艺。他拿起榔头敲击着矿石,用花岗岩石锤捣碎成粉末后,用筛子进行过滤,然后开始研磨,最后用清水漂清,每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这块像孔雀颜色一样的矿石,叫孔雀石,那个是蓝铜矿石,还有那个是朱砂,写佛经用的,虞山的赭石,给侍女脸部着色用的……”
仇老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制作颜料的原材料,他一块块拿出来展示,如数家珍。各种各样的矿石,经过每天8个小时共计20天160个小时的持续研磨才能达到画家需要的颜料精细程度。“慢工出细活,细活需要的是时间。细活出精品,精品需要工匠耐心。有时研磨时间长了便感觉腰椎疼痛难忍。”
技艺的传承
常在深山中独自寻找矿物颜料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原材料,仇庆年常在深山老林独自寻找矿物颜料,对于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因国画颜料的原料性质各不相同,制作方法也因材而异。原料产地分散,大多产于边远地区的深山老林之中,在诸多颜料中,以石青、石绿最为突出,需要用到蓝铜矿石、孔雀矿石。一般是在铜矿山里刚发现的矿脉边缘才能找到,而不是所有铜矿山里都能发现的。需经过挑选,在乳钵里研磨,磨到上层浮现磦光,以杵钵摩擦无声为度,然后用沸水冲入搅匀、沉淀分色。分色目光要准,手法要活。制作国画颜料有的要锥破,有的要浸出,有的要取其实质,有的仅上提浮磦。在技术上须手法精细,在选料和操作上须不厌其烦,经鉴别选择分类或双锥研磨、粉碎、漂洗,或浸润或取磦或存角或分色,还需经熔炼、沉淀、烘焙、冷却、干燥成型、称量、包装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整个过程大部分需要手工操作。“眼观手摸,对经验和技艺的依赖性非常强,要耐得住性子与寂寞。”
最担心的是原材料的短缺
传承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同时,最令仇庆年担忧的是原材料的短缺。
仇庆年告诉记者,由于天然矿物、植物、动物类的原料日益稀少,原料越来越难寻。1964年春,仇庆年根据朋友提供的信息,去了南京栖霞山中,找到了堆放多年的几个废矿渣山,在雨后露出星星点点的蓝色矿石,仇庆年带上工具,从山脚向矿渣山上慢慢爬,看见蓝色的小矿石,就想方设法挖出来,收集在布袋里。大约两天的时间,采挖到三公斤的蓝矿石,回来后很高兴,虽然矿石量不多,但是质量却非常好。可是后来再去寻找,却一直没有再发现。石青是绘制国画的主要颜色之一,色泽鲜明,晶莹剔透,有珠光宝气和极好的稳定性,在青山绿水中是不可缺少的颜色,而化工颜料中的石青色成画后色彩无光泽,与传统颜料无法相比。石青原料是一种铜矿表面层才能出现的蓝色矿石。地质人员称它为蓝铜矿。由于铜在工业上需求量很大,人类的无序开采,使得有些铜矿产量越来越少,蓝铜矿石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仇庆年退休后,也曾去云南的矿区寻找,但奔波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并无所获。“现在很多原材料都是从藏家手里拿来的,价格也比较高。”
面临的难题
他成为唯一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已经74岁的仇庆年,1964年从苏州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生产合作社,当起了学徒,那时候感觉“又脏又累,有点像中药铺”,同时分配来的其他同学不到两个月就离开了。仇庆年觉得事情总要有人做,就留了下来,跟随老艺人薛庚耀先生学艺,从事各种绘画颜料的研究、制作。“每天在车间里一干就是八个小时,有些人坚持不下去,就改行了。但我从没想过做别的,我的专长就是做颜料。”
仇庆年50多年的坚持,让他成为了这一非遗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仇庆年也对国画颜料进行了创新。著名国画大师黄胄一直使用仇庆年的颜料。黄胄擅长画驴,喜欢用花青绘驴眼,显得水汪汪非常惹人喜爱。仇庆年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查阅相关资料、走访专家,终于制作出色泽文静、不褪色的新颜料,受到了许多知名画家的喜爱与赞扬。
后继乏人只能动员子女传承
《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很多人开始联系仇庆年,表示对国画颜料非常感兴趣。苏州许多画家常年使用仇庆年的颜料,与他私交甚笃,但仇庆年却从没想过成为画家。他曾跟苏州著名画家张继馨学过两年画,“学画不是为了做画家,而是为了把颜料做好,更好地传承这门技艺。”来自上海的画家郝先生专程来购买“庆年堂”的颜料。郝先生说,绘制精品国画,化工颜料就不行了,三四年就变色,还是要用仇老的传统颜料,不怕酸碱的腐蚀,长久不褪色。“中国画以‘丹青’为名,这是因为颜色给了它精、气、神,有天然之美。”仇庆年说,“这些天然之石做成的颜料,不仅色彩牢固,而且非常鲜艳。传统颜色的色彩不是人造的,我们只是把它们从自然中借出来,再由画家的笔返还到画作的‘自然’中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画。”
如今,以仇庆年为传承人的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百年来,苏州制作的传统颜料一直为国画增色添彩。岁月更替,昔日的小学徒也已年逾古稀。长期困扰仇庆年的一个问题则是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上,他曾收过一个徒弟,最终还是因为生计改行了。学习这门技艺,要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现在的年轻人,哪有愿意来学的。趁现在我还能动的时候多做点。”话语中透露出的是对技艺面临失传的忧虑。无奈仇庆年只能动员自己的子女来学习制作传统国画颜料,使这门技艺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毕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