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休闲 » 休闲娱乐 >> 正文

休闲娱乐

社会力量加盟 江苏全民阅读文化服务更接地气
江苏消费网 (2017-10-24) 来源:新华日报
阅读:

  家住江阴明雅居的初三学生缪沁蒙,最近常去附近一家名为“假如我有一个花店”的花店,她不是去买花,而是去看书!作为江阴图书馆的八家分馆之一,“假如我有一个花店”分馆是江阴调动民间力量打造全民阅读空间的一次创新实践。在江苏,倡导全民阅读已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因为有了社会力量的加盟,一系列创造性思路、创新性解决方案,让全民阅读有了更丰厚的底色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组数据最有说服力:2013年到2016年,江苏居民年人均阅读量从7.01本增加到12.61本,居民综合阅读率从82.2%上升到86.12%。

  社会力量加盟,全民阅读更接地气了

  缪沁蒙笑着对记者说,她喜欢花店里的书香,更喜欢闻着花香看书时的那种惬意。江阴市图书馆馆长宫昌俊告诉记者,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该馆在全国首创“公共图书馆+”的合作模式,调动社会资源、特别是商业力量共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味书咖”城市阅读联盟就此诞生。

  宫昌俊馆长解释,一开始图书馆只想到把分馆开到茶楼、咖啡店里去,没想到很快就有更多业态要求合作,于是图书馆一口气与银行、花店甚至成衣定制店等商家合作开了8家分馆。“在咖啡馆邂逅一本好书,可以直接在店里办张图书借阅证,把书借回家。随着‘三味书咖’的推出,再加上城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移动数字图书馆,一张全民阅读网络已在城乡铺开。去年,市图书馆全年图书借阅量首次突破200万册次。”宫馆长很自豪。

  如果说,江阴的“三味书咖”是体制内借力社会组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一种突破,那么宿迁市“当当书吧”的诞生则是当地最大限度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开放式“书吧”政企共建新路径的成果。

  走进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内的“当当书吧”,七八层高的黄色书架从地面一直延伸到房顶,10万册不同门类的图书营造出一个立体式的图书殿堂。为了让书吧惠及更多人,书吧所在的宿豫区图书馆还与“当当书吧”筹建当当分馆,宿豫区图书馆当当分馆与当当书吧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管理模式,目前,宿豫区图书馆与当当书吧已经实现了读者凭借“一卡通”借阅卡的通借通还。

  除了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建设外,近几年,社会力量正凭借着新颖的创意内容、灵活的组织和贴近时代的理念,成为基层文化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两年江苏各类阅读社团、民间阅读组织的蓬勃发展,就是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推广的一股新兴力量。据了解,江苏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社会阅读组织就有400多个。徐州市彭城书院每年组织百余名专家学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300多场次。苏州市蝴蝶妈妈读书会成员超过1000人,每年举办读书公益活动50余次。江阴市香山书屋现有会员1600多人,已开展读书活动4000多场、服务读者年均6.5万人次。

  香山书屋负责人季丰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将全民阅读工作中的一些落地项目交由有经验的社会组织落实,不仅可缓解政府机构人力、精力不足的问题,更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全民阅读。

  认知迭代,“最后一公里”的文化到达

  社会力量加盟,扩大了政府全民阅读文化服务的选项,背后是相关职能部门对基层文化需求认知的升级迭代。

  南京南瑞路上的中央门街道便民综合服务中心日前刚改造完工,沿街一侧新开辟的“读立空间”让人眼前一亮,负责运营的是南京民间阅读组织“二楼南书房”,那么街道为何要把这个文化空间的打造项目交给一个社会组织?

  作为“读立空间”的“购买方”,中央门街道党工委书记翁晓泳坦言,以往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是“配餐”式的,然而随着文化消费可选择形式的增加,老百姓更青睐“点菜式”服务。他说,老百姓乐意“点菜”说明以往的“配餐”营养不足,供给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让老百姓的“到达感”大打折扣。相比之下,“二楼南书房”之所以被“点菜”,是因为他们对书的选择是从读者角度出发,从人的兴趣出发,并且通过建立专家库为读者提供一个专业荐书群体。“等于是老百姓想看什么,我都能给你提供最专业的推荐,同时通过读书会引导大众阅读、提升阅读品位,这正是我们一直希望做到,但在以前做不到的。”

  与“二楼南书房”深耕阅读领域不同,“南京电影沙龙”微信群进入南京市全民阅读办公室的视野则缘于其新鲜的创意,将电影欣赏与经典阅读相融合。

  创办人徐聪是个电影迷,自2015年开始利用周末时间与电影同好进行切磋,群里的人越来越多,还吸引了不少影视专业的大学老师,在南京小有名气。为了让电影沙龙更有底蕴,徐聪开始了将电影欣赏与名著阅读相结合的尝试,没想到此举正好与南京全民阅读办公室2017年推出的品牌阅读活动“世界名著与电影”的主旨相契合。很快,这项工作就交由徐聪和她的电影沙龙承办了。南京市全民阅读办公室吴卫处长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全民阅读理念是不断升级、迭代的。徐聪的电影沙龙为青年的经典阅读提供了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尤其是每次活动后群内积极的互动与讨论,这种反馈是全民阅读工作走向深入的表现,也是让文化“到达”老百姓的标志。

  阅读空间,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客厅

  阅读空间的花样翻新,体现了从被动满足地区文化需求到主动提升区域文化素质的观念升级。“二楼南书房”创办人陈烨也觉得,这几年与政府打交道,明显感受到政府部门对基层文化服务的创新意识在不断增强,对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升级有着清醒的认识。

  南京凤凰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志平正在筹划辖区内阅读空间的建设。他认为阅读空间除了要满足实际阅读需求外,更应承担“城市客厅”的功能,在潜移默化提升一个地区的文明素质。

  陈烨的亲身经历也印证了李志平的想法。陈烨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两年前,当另一家阅读空间“江东书房”刚开业时,有的居民会把脚丫子踩在茶几上,甚至有人聚集在书房里打“掼蛋”。但前不久,在“江东书房”他看到了另一番情景——家长带着孩子在小声地读着绘本,有的人在灯下静静地看书,大家的坐姿、言行都与空间很协调。

  和阅读空间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塑造相比,江阴的“阅读书棚”更将整个城市的文明层次提升了一个等级。

  在香山书屋总店对面有一家24小时开放、无人值守的阅读书棚。整齐的书架,干净的沙发,崭新的空调,以及免费取用的茶叶和蜂蜜,而水壶里的开水几乎总是满的……这是书店老板季丰开的第一家无人值守的阅读书棚。

  “任何人都可以来这里看书,最后走的读者要负责关灯、关空调。”

  难道不怕有人来这占便宜?季丰的回答是:“以信任带动信任,以文明带动文明。”阅读书棚开了好几家,没有一家丢过东西,东西反而越来越多——社会各界纷纷捐钱捐物。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人,在阅读之余,最终成为阅读书棚的义工。

  李志平认为,社区文化也好,城市文明也好,需要引导和推动,阅读就是撑起这一切的支点。本报记者 徐 宁

编辑:白杨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