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感动了很多人,「工匠精神」被提及推崇,其实在我们偌大的金陵城,也「藏」着很多老工匠、老艺人,一辈子,一行当,他们兢兢业业一生,如今面临着老行当即将消失的局面。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匠人,或者你自己就是老匠人,可拨打手机13813379698和晨报联系。
之
肆
栖霞区栖霞街道五福家园桃苑07幢的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内,十多位老师傅正在精心制作折扇。“我们这儿年纪最大的制扇人74岁,最小的56岁,大家倾注心血而不计较回报,就是想把这个非遗传承下去。”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所长、南京市非遗传承人倪世金说。
扇骨营一带就是当年折扇生产加工的集散地
据倪世金介绍,明成祖朱棣在南京登上皇位后,十分欣赏江南的民间工艺品,尤其是折扇,下诏令宫内工匠制扇,一时间,使用折扇形成习俗,一直影响到清末民国。“当时,折扇的店铺在夫子庙一带仍有很大销量,主要由栖霞、龙潭一带的农民提供货源,通济门外秦淮河南岸的扇骨营一带就是当年折扇生产加工的集散地。”倪世金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在栖霞十月人民公社成立金陵制扇厂,但可惜的是,随着电风扇、空调的普及,金陵折扇逐渐失去市场,金陵制扇厂于上世纪末停产。
作为原制扇厂的老厂长,倪世金一直对金陵折扇有一份舍不下的情感,2009年,栖霞区在原南京金陵制扇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南京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倪世金担任所长。寻找制扇艺人、研习工艺、建厂制作,短短两年时间,研究所就恢复了金陵折扇的全套制作流程,并生产了红木折扇等一批让人叫绝的代表作品。2008年金陵折扇被列入了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年又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十几位老师傅专心致志制扇的场景让人动容
走进研究所的展陈厅,仿佛来到了扇子的世界,竹制折扇、绢宫扇、骨扇……最大的一把挂扇,扇骨长度将近两米,展开后就像正在开屏的孔雀的巨大尾羽,而最小的折扇,袖珍到跟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差不多。
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制扇室,条件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简陋,但是十几位老师傅专心致志制扇的场景让人动容。选料、造型、断料、劈篾、打磨、雕刻、烫钉……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就拿制扇骨这道工序来说,其实又包括了几十道小工序,其中有一道叫‘刀边’,即用刀一点一点削出所需造型的扇边。为使扇子口紧,更能固定,还要经过一道‘拿火’工序,将扇边烤轧成弧形,直至两头小、中间鼓。”倪世金告诉记者,这些工序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由制扇师傅纯手工制作。
出生于1943年的丁桂英是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目前年纪最长的师傅,她主要负责制扇面。据丁桂英回忆,当年的制扇厂聚集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老艺人,他们生产制作的高档金陵折扇在那个年代曾作为国家重要的出口商品,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技术骨干。“我是1965年进厂的,一干就是一辈子。每个人都是这样,一道工序,做几十年。”丁桂英告诉记者,制扇面从裱面到打边,要经过数十个小步骤,“要用心琢磨才熟能生巧”。
扇签薄度可以拉到1毫米,靠累积一辈子的手法
贾高萍是研究所里少数几位女师傅之一,56岁的她承担的是制扇骨的工序,几十种工具堆放在她面前的桌子上,锋利的锉刀让人不寒而栗,她却麻利从容,但这熟练的后面付出的是血汗的代价,“割破手是常有的事儿,以前还割到过手腕上,差点伤了动脉。”已到古稀之年的吴家好师傅负责烫钉这道工序,只见滚烫的蜡滴在扇骨上,他慢慢凿出钉孔,反复打磨雕琢,他的视线不曾离开过手中的折扇哪怕一秒钟。
“金陵折扇一直坚持的就是手工制作、精益求精,比如扇边、扇签都特别光滑,扇签的薄度可以拉到1毫米,靠的就是制扇师傅累积一辈子的手法。”在倪世金看来,金陵折扇白如玉、光如镜、薄如蝉翼,而南京制扇人的手艺非常高明。
倪世金告诉记者,除了保护和挖掘金陵折扇这门已经在南京流传600多年的技艺,研究所还十分重视金陵折扇的传承问题,但就跟其他老手艺面临的境况一样,愿意学并学好学精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培养一名学徒的要求很高,至少要花3-5年的时间。”倪世金说,只要真有心学制扇手艺,哪怕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也愿意培养,“我们的心愿就是不能让它失传”。
通讯员 王静 记者 黄欢
一把扇子的制成需要十几位老师傅的共同协作。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