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当年无锡的“小红花”,用声名显赫一词来形容并不过分。从1969年创立到1979年正式解散,10年间,小红花为锡城群众文化活动打下了基础,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近日,在南长区小红花45周年的校庆上,近200位校友从世界各地回锡相聚一起,感慨曾经同吃、同住、同舞、同唱的日子。而担任了学校10年校长的浦心根,翻看着手中厚厚的相册,指着每一张三四十年前的老照片,向记者讲述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小红花”全称为“红小兵宣传队”,它产生于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当时各类文艺团体正处于停演整顿期,“小红花”出现后很快成为当时文化演出的顶梁柱,从最早的样板戏演出到后来外事接待文化交流,“小红花”可谓一夜爆红。很多老校友回忆,当年“小红花”招生可谓百里挑一,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能进入“小红花”学习为荣。10年间,他们欢迎过西哈努克亲王,接待过李光耀总理,也献花给基辛格国务卿,还为来访的朝鲜政府代表团表演过精彩节目。
仅有一组彩色照片 美国学者珍藏40年后在锡展出
“虽然45年过去了,但是照片还有,回忆也在。”浦心根校长说。为了留住回忆,南长区“小红花”校友们特别制作了一本相册,记载了45年来的点点滴滴。记者翻看发现,相册以30年到40年前的老照片为主,其中几张40年前的老照片,一看就是同一场演出的系列照片,而且非常难得居然是彩色的。对此浦心根表示,这组照片非常珍贵,因为它不但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彩色照片,更是当年中外文艺演出交流的珍贵记录。
该组照片拍摄于1972年3月17日,当时美国“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访华团来到无锡参观,“小红花”承担了演出接待工作。代表团中的一位名为威廉·约瑟夫的美国学者,在观看演出过程中拍下了这组照片。因为太过于喜爱,他一直珍藏至今。2012年威廉·约瑟夫在无锡程及美术馆举办“镜像1972——威廉眼中的无锡”影像展,其中就展出了这组照片。
“照片上的舞蹈名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当时正值冷战时期,我国通过乒乓外交缓和了与美国之间的关系。1971年中美乒乓球赛在北京举行之后,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又公开访华,这个节目的创作正基于这种背景。我们想通过这种节目表达这种友好关系。”浦心根说,“我相信这个节目给他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这位威廉先生特意为它拍摄了一组照片。我是40年后才第一次看见这组照片,非常有意思。”
每年演出过百场 学生裙子由纸张染色制作
记者了解到,“小红花”一年需演出120多场,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场,足迹几乎遍布无锡的每一个角落。“小红花”排练的歌舞类小节目很多,尤其是民族舞蹈节目很受欢迎。而凡有新节目排出,就必定要新做演出服装,为此,“小红花”的老师们没少花费心思。相册中,有很多照片都是学生们在机场、马路上欢迎贵宾的情景,感觉当时的裙子很好看很飘逸,手中的道具扇子也像模像样。但是,浦心根透露说,因为是黑白照片,很多东西都看不出具体的制作材料。由于演出服装的需求量实在太大,为了节省经费开支,很多远距离接待外宾或演出的服装、道具等都不得不使用纸张制作。
“1976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第一次访问无锡,‘小红花’的100个孩子在无锡机场列队欢迎,她们穿着漂亮的裙子,手捧鲜花,看上去非常美。但实际上,这些服装和鲜花都是用纸张染色制作的。”浦心根说,“最初的服装和鲜花一般用真丝之类的布料制作,但是后来采用了皱纹纸制作,为了更像真的,从染色、设计到制作,我们都是精益求精,花了很多功夫。”
说到“小红花”花式繁多的演出服,就不得不提到骆若蘅老师及她的同事们。在“小红花”学校里,骆若蘅不仅负责教学工作、导演工作,还需要经常客串服装设计工作,她是学校公认的服装设计师,也总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设计出样式新颖而又搭配考究的演出服。她曾经为了设计一套朝鲜舞演出服装,多次与印染厂的师傅研究,最终染出由浅及深的过渡色,成为全市一绝,甚至还顺带帮印染厂解决了技术攻关的难题。
道具均手工制 老师们人人都是多面手
在时下的文艺团体,编导、服装、舞美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在当时的“小红花”学校,老师们虽被划分为教学组、编导组和后勤组,但实际上由于工作繁多,这里的老师都磨练成了“多面手”,一人需分担多个角色的工作。不仅能进行文艺节目创作、排练,还能进行舞美设计、道具制作、场景布置,甚至舞台的拆建也由他们完成。
“那个时代,老师不光光是承担教育知识的责任,更像是保姆和搬运工,要制作魔术道具,画演出布景,甚至织补渔网;化妆这类事情更是基本功,那时我们一台节目的道具布景足足可以装满一辆4吨的解放牌卡车,这些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的,而且我们的老师还摸索出了一套拆装舞台的最佳方案。先装什么,再装什么,一点都不乱。”浦心根说,“我们有一块宽30米,高6米的白卡其布天幕,演出时被一场雨弄脏了,不及时清洗就会发霉长毛,可是这种巨幅的天幕又没有地方洗,最终我们的老师就扛着幕布,走到鼋头渚公园的太湖边,一点一点地刷洗,救回了那块天幕。”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浦心根回忆说,在演出《红灯记》第一场“接应交通员”中,需要一辆车头冒着热气的火车道具,当时的办法是把氯化铵装在烟囱一样的铁桶里,然后使用电炉加热,之后泼上冷水,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然后将这辆假火车沿着铁道布景拉过,就产生了火车经过的效果。但在彩排中并不顺利,火车道具容易偏离撞翻路基道具,为此,虞伯乐老师就蹲在布景后面用手推,每次都把手烫得通红,但是从来没有抱怨过。
练功房很先进“小红花”招生百里挑一
“这张照片我很喜欢,几个学生在学校的舞蹈室练功,一束阳光照射进来,青春的回忆。”浦心根指着一张照片说。他表示,“小红花”创立之初的条件可谓艰苦,排练地点也几经改变,道具、服装等多靠自制,能省则省,但还是打造了一间标准的练功房给学生们使用。
在老照片中,宽敞的空间、标准的把杆、落地的大镜子一样不少,当时这能算得上较为先进的练功房了,即使与现在的舞蹈练功房相比也并不逊色。“这个练功房完全是按照歌舞院团的标准来设计的,空间很足,孩子可以在前面练功或者表演,后面还能坐很多观众。”
专属的舞蹈练功房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也为“小红花”歌舞类节目排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舞蹈演员的选拔非常讲究,不仅要个子高,身体柔韧度好,还要长得漂亮。我们一般去各个学校选拔,看几百个孩子才能选出来一个。”
正是在这间练功房里,《北京的金山上》《小小板车运输忙》《草原英雄小姐妹》《跳皮筋》《亚非拉人民要解放》《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等经典的小歌舞节目被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来。
(晚报记者 马晟 丁显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