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吉卜林1865年12月30日出生在印度孟买,6岁时被送到英国的亲戚家里寄养,17岁回到印度,起初他在拉合尔出版的《军民报》编辑部工作,二十多岁时到阿拉哈巴德编辑《先锋报》。作为新闻工作者,吉卜林曾漫游印度各地,对印度的风土人情和世相百态,以深邃的感受力洞若观火,从而在自己的作品中细腻感性地描摹尽致。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吉卜林的作品比开掘苏伊士运河更促进了印度和英国的亲密关系。
《基姆》是吉卜林最后一部以印度为题材的作品,历时数年才得以完成,倾注了他一生的才华和心血,被评论界公认为其最出色的长篇小说。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评论说:“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是吉卜林的《基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
《基姆》中不乏吉卜林的生活影像。小说中那位学识渊博、与人为善的拉合尔博物馆馆长,原型正是吉卜林的父亲。而出生在印度的白人小孩基姆,谁又能说没有吉卜林童年的影子,或者心之所往?
相对于吉卜林一直深受父亲的呵护和疼爱,基姆是不幸的,他幼年丧父,基本上靠吃百家饭长大,但骨子里的乐天和十足的聪明劲儿,让他自由游走于印度底层社会,也让那些原本格格不入的文化元素在他的身上融合得恰到好处。
同样是顽童,《汤姆•索娅历险记》中的小主角显得天真无邪,捣蛋使坏也只限于刷刷围墙、私自下河游泳,而基姆身上更多地展现出成长于印度社会底层的圆滑以及在复杂成人世界的游刃有余,他懂得如何利用肤色的优势,抢占喷火龙大炮的制高点;他敢于对警卫员出言不逊,也知道如何打动菜铺老板娘的心,顺利地讨要好菜好饭;他善于察颜观色,窥豹一斑,他也能卖出几只豹子的好价钱……
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随基姆一同“游戏”,看他七十二变,左右逢源,既佩服惊叹、忍俊不禁,又暗自担心,这孩子会在这种世故油滑中走向何方?
幸好,他遇到了西藏肃仁寺住持、到印度来寻访箭河的喇嘛。
喇嘛年逾古稀,心灵却纯净得像个孩童。他精通佛理,执著虔诚,为了谋求超脱的信念,不顾老迈之身,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寻找箭河;他仁慈为怀,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孩子可以成材,主动提出负担三年高昂的学费;他宽厚大度,面对群情激昂的山民,想到的不是为自己一雪奇辱,而是别让更多的人犯错……
在黄沙滚滚的大地上寻访,艰辛异常,是基姆陪伴着他,照顾着他,也成全了他。同样,喇嘛的博学高深以及完美高大的人格魅力,也让基姆如沐春风,难分难舍。尤其是来自喇嘛这样一位陌生人的无私的爱与信任,就像喜马拉雅山顶融化的雪水,涤荡了这个孩子心灵的尘埃。
那个瞬间,幸福就像一只巨鸟降临,用金色的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展开羽翼,把他们紧紧包裹。
当代学者李敖说过,读书要读十年前出版并且再版的,道理浅显得很:经历过时间考验的才是真金。那么100年前出版到今天还再版的书,可以称得上是经典。《基姆》就是这样的一本书,2010年3月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