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合作 » 品牌推广 >> 正文

品牌推广

该消失的不只是乳品包装上的无抗
江苏消费网 (2009-05-14) 来源:北京商报
阅读:

  从今天开始,一个曾经在乳品包装跟乳品广告里经常出现(当然,也许不少人压根儿没在意)的词儿将逐渐消亡,这个词儿就是“无抗”。据卫生部等六部门的说法,“无抗奶”等宣传中的“无抗”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字眼。

  咱们都知道,牛吃百草,就像人吃五谷杂粮,时不时生点病是正常现象,而对付奶牛经常生的病——乳腺炎,直接打抗生素,比如青霉素、链霉素什么的是全球最流行的药方。打了抗生素的牛在三四天里产的奶多多少少都含抗生素(道理跟农药残留一样),也就是所谓的“有抗”。

  实际上,早在多年以前,各国都禁止了乳品抗生素残留超量(2001年中国也出了《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行业标准,规定抗生素“不得检出”),按道理讲,“不含抗生素”是通用的、最起码的国际标准、安全标准,中国乳品早就该做到这一点,而绝不仅仅是如六部门昨天所言的——为了进入国际市场,才必须达到“无抗”。

  如果说,眼下中国乳品全都符合“无抗”这一基本标准,那么乳品企业单独把“无抗”拎出来大肆宣传确实是忽悠老百姓多掏钱的伎俩,那么要打击的不过是糊弄人的广告或者包装。但如果说,部分乳品(包括牛奶、酸奶、奶粉、冰淇淋等等)仍然“有抗”,那么该下工夫做的就不单是跟字眼较劲,而是拉网式严查乳品里残留的抗生素到底有没有超量。

  更何况,这几年食品业里的热门词儿又何止是“无抗”?从“不含防腐剂”到“不含添加剂”,从“富含益生菌”到“富含胶原蛋白”,可以说,只要有一家企业打出大旗称自家产品“不含某某”或者“含某某”,不过两三个月,市场上就会出现类似产品铺天盖地的热闹景象。热门产品是一拨拨炒出来了,可老百姓始终不明白,不含的是不是真的不含,含的又是不是真的好,掺进去的五花八门的东西有没有个限量?对一些俨然成为潮流的“含”或“不含”,有关部门会不会检测,生产企业又有没有权力胡乱炮制产品包装,在上头应景地打上“不含某某”或者“富含某某”的字眼?

  经济学家阿克尔罗夫曾以一篇论文拿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篇论文讲的是“柠檬市场”(柠檬在美国俚语里是“次品”的意思)。什么是“柠檬市场”?阿克尔罗夫举了个例子,比如二手车市场,当卖家明显比买家知道更多信息,而且买家无法依靠外部力量来验证卖家所说的时候,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砍价以避免损失,即使卖家说得天花乱坠,买家也跟啥都没听到一样。久而久之,好点的车将退出这个市场,因为好东西也卖不出个好价,而烂车将充斥市场。

  这个道理,其实放到哪个行业都一样,特别是食品行业,当老百姓没法子一眼看穿质量、特别是指向更高价格的那部分质量(比如“不含某某”或者“含某某”),而监督机制不能让他确信那些宣传、那些包装的时候,他能做的就是比较价钱,而不相信你的宣传、你的包装。这时候,真正为了不含点什么而付出代价的企业(比如实现“无抗”要支付比较高的检测成本)会成为被动的一方。时间一长,企业就不愿意真正提高质量,老百姓也不肯真正相信质量,一个“热点”无法创造长久的利润,而只能沦为大家的包装。

 所以说,有关部门的责任,是鉴别和维护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面儿上写没写很重要,里头有还是没有更重要。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