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达海,扼淮控湖。江苏位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6%的人口,创造超过10%的经济总量。扎根江苏膏腴之壤,广发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央企成员单位的使命担当,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在日前中国人寿组织开展的“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守护人民美好生活——践行金融为民 做好五篇文章”新闻发布与媒体调研采访活动上,广发银行介绍了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在江苏大地书写“五篇大文章”的探索与实践。
起笔含“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向“新”而行、以“质”取胜是发展之需与时代所向。江苏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太阳能光伏组件。在获悉企业有紧急融资需求但缺乏抵押物的情况下,广发银行南京分行迅速行动,运用“科信贷”产品为该客户定制“三板科技贷”融资方案,从授信审批到贷款发放,仅用时5个工作日,及时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截至2024年4月末,广发银行全行科技信贷余额2245亿元,通过保障信贷资源、实施优惠内部定价、提高审批效率等措施,推动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持续扩大,持续打造科技金融专属品牌“科创慧融”综合服务方案,同时发挥中国人寿集团综合金融优势,为科技企业提供“投贷联动”综合服务。
巧笔绘“绿”,护航低碳转型
因绿而美、点绿成金,每一寸绿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广发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绿色低碳发展嵌入总体发展战略,加强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中国人寿集团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4800亿元;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较年初增长约18%至1800余亿元,持续围绕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供应链、碳金融产品、绿色消费五类产品方向,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在苏州,某化工新材料项目拟建设三套20万吨/年光伏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装置等,光伏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为光伏胶膜原材料,用于光伏组件的封装环节,能提高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并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广发银行苏州分行积极与同业银行沟通协调,以“行外+行内”银团合作的形式参与其中,高效地完成审批并陆续实现投放4.1亿元,有效地为企业绿色新材料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行笔有“力”,助力暖企惠民
“致广大而尽精微。”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经济大省江苏,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全省企业总数98%以上,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微观基础”和重要支柱。广发银行南京分行围绕乡村金融、商圈金融、供应链金融三大业务场景,持续丰富产品专案,提升线上化服务水平,加大对当地小微经营主体服务力度。针对江苏盐城建湖县三农产业融资需求,广发银行南京分行创新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服务农户及农林牧渔企业的创新专案,通过信贷保险资源融合配置,联合集团旗下其他成员单位开展“农业保险+信贷”涉农普惠金融项目试点,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全面激活农村资源、拓宽三农产业维度。近一年来,该行在建湖县服务企业21户、敞口金额11.56亿元,已实现信贷投放超过56亿元,推动风险保障逾4亿元。
走笔蕴“情”,守护美好生活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离不开一笔一画的温情举措。近年来,广发银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打造国内一流的养老金融账户管理人为目标,持续加强全方位、立体式金融供给,加快构建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养老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日前,广发银行南京分行联合集团旗下其他成员单位针对退休领取企业年金客户打造企业年金客户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一方面,打好企业年金+商业养老金产品为组合拳。另一方面,以养老金融便捷性支持为抓手,为不同年龄阶段养老客户群体需求的软硬件支持,推出年金企业专享系列敬老活动方案,构建年金客户敬老服务圈。
下笔有“神”,驰骋数字赛道
扬数字金融之帆,走新发展格局之路。数字经济时代,下好发展数字金融的先手棋,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必答题”“抢答题”。广发银行南京分行以“数字金融”为引擎,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以“生态广发”建设为例,该行通过打造平台生态、践行行业赋能,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为企业客户提供人、财、事一揽子服务,更好地将金融产品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实现银企一体化、信息流和资金流一体化。通过数字工会,为江苏某公交集团定制打造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综合数字化工会平台,使得“互联网+工会业务+普惠职工”一体化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数字平台合作,助力该集团开展数字转型,为该集团及其下属9家子公司全体工会会员提供线上工会服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广发银行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深入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的初心使命,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以客户为中心”的具体实践中,在助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