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某知名保险公司推出了一款净值型理财产品。截至12月25日,这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已超过了7.7%,与同期股市收益率相比,这个成绩不是一般的耀眼。这主要是因为该产品业绩基准中有八成与中债综合指数(全价)挂钩,结合今年债券和债券基金的市场表现,7.7%的收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近年来,保险公司推出的资管产品层出不穷。在A股跌跌不休,银行理财产品面临调整、货基“宝宝”规模受限的大背景下,一些打着“养老”“低风险”标签的资管产品,规模不断创出新高。但是,纵观这些产品投资组合方案和信息披露制度不难发现,投资组合五花八门,披露还不够透明,监管也存在盲区。
股票、基金、银行理财、P2P……花样繁多的产品,让普通投资者傻傻分不清。跟风购买—风险厌恶—盲目赎回,甚至成为了一些投资者购买这些产品的“三部曲”。特别需要提示的是,即便投资者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也要搞清楚产品对应的底层资产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是否购买。
比如,股票型指数基金对应的是一揽子股票,一个银行理财产品可能对应一个工程项目,P2P平台可能对应的是若干笔小额消费贷款。投资者通常看到的是某一款理财产品收益不错,某一只基金最近业绩很好,对产品背后的底层资产和投资逻辑往往并不关心。本想保本的却买成了P2P,本想短期套利的却买成了长期固定收益。
从长期来看,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必然拥有品类丰富的金融产品。若要让这些金融产品长期稳定运行,监管不能缺位。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款产品,虽然收益表现不错,也是经过银保监会备案的合规产品,但是在销售环节却打上了“灵活申赎”,甚至是“活期产品”的标签,这对投资者而言显然构成了误导。如何加强这类产品在销售环节的监管,提高其在信息披露环节的透明度,是需要监管部门思考和不断改进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