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再创新高。数据显示,截至9月上旬,今年已有900多家A股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规模近万亿元,比去年全年的数字高两成多,还有一些公司的理财收益超过了主营业务利润。眼下,需要正视的是,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既有其合理性也有需要警惕之处,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应适可而止,应把更多的注意力回归到主业的发展上。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本身具有其合理性。在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的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目前银行的存款利率太低,购买理财产品可以增加一定的理财收入。这对于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企业的效益都具有积极意义。
上市公司用于投资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大多为自有闲置资金、暂时没有明确用途的超募资金。资金空闲时间一般会有3个月左右,存短期定存、银行活期账户的利息都非常低,购买一个短期的理财产品,成为许多上市公司较好的选择。
然而,如果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都将资金用于理财,那么,对这种现象就应该警惕了。如果公司置主业而不顾为“钟情”于理财,或将导致大量资金“脱实向虚”,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甚至有不少上市公司一边募集资金,一边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存在相当大的资金浪费。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表示,上市公司再融资目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融资结构不合理,募集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效益不高等。监管层下一步可能会在制度上对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进行引导,有望进一步密切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和再融资的关系,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资格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