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通知费、转账失败手续费……近来,由提高ATM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引发的对银行收费的质疑日渐升温。面向大众客户的收费项目和服务价格谁说了算?符合“内部规定”的就是合理的?针对消费者一系列疑问,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进行了追踪调查。
北京市民王健锋在中国工商银行营业网点办理跨行汇款5000元,被收取手续费50元,随后查账时发现,因输入对方账号有误汇款被退回,但银行工作人员解释,此笔业务已发生,手续费不退。
记者采访发现,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均规定,除少数几项情况外,客户在填写汇款单时,若将对方账户姓名、卡号、开户行名称的任何一项填写错误,将被收取2.5‰到1%不等或者“最低2元、50元封顶”的费用。
更令人费解的是,放在一些银行的小额账户存款竟会“越存越少”。北京市民齐女士反映,2000年,她在中国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上有100元,存了9年后却发现只剩下60多元。原来从2006年3月21日起,银行每季度扣除3元小额账户管理费,而整个存款期间只产生了6元多利息。
在记者采访的北京市几家银行中,除几种情况外,中国工商银行对统计期内存款余额日均低于300元的账户收取每季度3元的管理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收取管理费的小额账户按最低500元(不含)标准执行。
但一些消费者质疑,为什么扣除了年费还要扣管理费?不少消费者对银行的一些“隐性收费”不知晓,有些是在“被扣费”后才知道,有些则是“被扣费”也未能察觉。加上部分银行营业网点不对外张贴公示收费明细表,部分收费提醒被工作人员省略,消费者往往对银行收费是一头雾水。
一边是部分消费者认为有些银行收费项目及其涨价无理,一边是银行认为收取相关费用有据,银行针对大众客户的服务性收费究竟谁说了算?
根据现行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实施政府指导价的服务价格,具体服务项目及其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调整。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价格,由商业银行总行自行制定和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政府定价的收费项目大都是宏观性的业务,比如存贷款利率。而目前公众争议较大的项目,如小额账户管理费、跨行支取手续费等,属于银行既有的中间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银行自主定价空间也较大。
那么,银行又是怎样设定收费标准的呢?中国建设银行一位管理层人士对记者说,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服务项目是依据保本微利的原则,银行对于一个业务的收费定价基于成本和利润核算。
以备受争议的ATM同城跨行手续费为例,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主席杨再平算了这样一笔账。ATM上每产生一笔跨行取款交易,会给跨行ATM的银行支付3元,并向银联支付0.6元,总成本为3.6元。他认为,一些银行因成本压力大提高手续费属正常行为。ATM跨行手续费提高是经过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合理收费,只是各家银行提高收费标准的时间不同,造成了外界误解。
一些专家则认为,银行服务性收费定价不应忽略消费者的诉求。赵锡军说:“目前我国近21亿张借记卡和2亿多张信用卡,背后是一个庞大的银行客户群体。既然银行服务是买卖双方达成的协议,那么就应尊重消费者的权利。”
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近期受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银监会邀请,参与《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讨论。他表示,无论收费多少,都不应该只是银行业协商得出的结算价格。应该经过严密论证,并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权益,最后由监管机构对收费的适当性作出独立评估。
在银行服务性收费的争议中,中国银监会日前向各商业银行发出通知,要求立即论证收费项目的可行性和收费水平的合理性,对所有服务项目收费行为进行自查清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随后,正在修订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被下发到各商业银行和地方价格主管部门。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包括对账单服务、密码重置服务等7项收费将被停止收取。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消费者期待叫停部分银行收费项目,为那些“合规而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敲响警钟。也有消费者担忧,中国银监会下发的通知并不等同于法律,是否有足够监督力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银行收费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的监管不力,现行管理制度“内容过于模糊和简单”。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应强调两点,一是规范服务性收费,二是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有关专家还建议,银行针对大众客户的服务性收费行为,应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范围,各级消费者组织有权代表消费者提起公益诉讼。
(刘 敏 姚玉洁 吴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