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曹女士不久前到农业银行存了300个1元硬币到个人账户上,银行收了她6元手续费。对此,银行解释说,清点硬币要收费,200个硬币就要收5元,每增加100个,加收1元。发改委价格司工作人员解释称,商业银行可以对零钞清点整理储蓄业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收费标准由各商业银行自定。(5月24日《京华时报》)
其实,农业银行收取“数钱费”从4月就开始了。而且不仅是农行,工行、建行和中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6.96,0.00,0.00%)以及部分地方商业银行都已开收“数钱费”,不过其他银行多数针对单位账户收取,而不对个人账户,因此广大市民并未切身感受。
像近年来增设的其他收费项目一样,由于国家法规并未禁止,银行方面积极性高,且总能搬出许多理由为自己的收费辩护:什么市场经济呀,国际惯例呀,提供服务就该收费呀等等,诸如此类的依据不管是否有充分的说服力,总能找出一大堆。但银行推出的每一个收费项目,不管理由是否充分,也不管公众是否认可,其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百姓只能无奈地接受,被强制埋单。透过现象看本质,说穿了,银行不断增加的收费,只能证明一个实质性问题,即“赚钱无能,搜刮百姓!”
一定有人会问,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盈利数额都是排名前列的,怎么能说“赚钱无能”呢?孰不知,这些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是由垄断地位和强制性的利差保证的,同时也得益于我国世界第三的巨大经济规模。而事实上的赚钱能力却是十分低下的。在我看来,各家银行自己设计自己开发的长短期理财产品的盈利能力,最能反映他们的赚钱能力。因为开发理财产品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是真正地进入市场博弈,既考验银行对市场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也反映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而恰恰在这一方面,我们国内的许多银行频频在市场博弈中吃败仗,一遇恶劣环境就败下阵来。而且,不仅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零负收益,即使在2007年股市大牛的时候,也大量出现零收益。
显然,在市场领域赚钱能力不佳时,要保持稳定的利润,就要把目光投向非市场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进行收费往往是一本万利。于是,国内银行义无反顾地集体推出了账户服务费、银行卡年费、异地存取款费、跨行存取款费、短信提醒费,等等、等等。总之,你一走进银行,就有200多项收费等着你,不由得你不交。不少收费已被指暴利,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指责,然而各银行依然我行我素,照收不误。
建议国内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要发展壮大应把重点放在开发金融产品,发展增值业务上,着力提高用钱生钱的盈利能力,而不要把眼光过分盯在为百姓服务的环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