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权威发布  » 比较试验 >> 正文

比较试验

上海市消保委评测十大头部平台,建议对个性化推荐的资讯信息进行打标
江苏消费网 (2023-03-29) 来源: 上海市消保委
阅读:

  近年来,平台个性化推荐成为消费者快速了解消费趋势、便捷购物的重要渠道。个性化推荐的精准高效离不开对用户的跟踪识别和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引发了很多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担忧。

  多年来,上海市消保委持续关注和研究手机APP收集、处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基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和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上海市消保委联合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组建了测评小组,对消费者常用的10个APP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专项测评。结合各APP功能设计,对其隐私政策中涉及的算法推荐、个性化推荐等具体条款做了详细研究,并定期与相关企业进行专题沟通。

  一、关闭步骤

  测评中发现10个APP均设置了个性化推荐的关闭路径,但在关闭的步骤上存在不同。百 度、哔哩哔哩、抖音和小红书的个性化推荐关闭操作最便捷,步骤控制为4步;微信视频号个性化服务和京 东个性化广告推荐的关闭操作较为复杂,需要7步才能关闭。

  

1678447670032.png

 

  二、关闭效果

  测评中,当问及如果消费者选择关闭个性化内容、个性化广告,APP是否立即停止相关服务时,9家平台表示会立即停止相关算法推荐服务,不再使用个人特征信息去做内容和广告推荐。小红书表示,该APP系“生活方式分享平台”,个性化推荐可以帮助用户高效筛选信息,快速阅读到与自己生活方式、兴趣相匹配的笔记内容。因此,为了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用户选择关闭个性化推荐时,小红书APP不会完全停止相关个性化推荐。

  三、标签管理

  在消费者所关注的用户标签管理方面,很多消费者认为在使用APP时提交了包括关键词、浏览页面在内的大量个人信息数据,系统在处理数据后会形成一套属于其本人的标签。因为这些个人信息是自己的,所以消费者应该可以管理自己的用户标签。但经对10个手机APP的调查发现,目前尚未有APP提供工具,让消费者可以管理自己的标签,大部分平台是让用户对单条内容、单个广告点击“不感兴趣”来调整推送的内容和广告类型,并没有和消费者的需求相匹配。

  四、显著区分

  测评中还发现,很多APP会对各种形式的广告进行标识,显著标明“广告”二字,但是目前尚未有APP对个性化推荐和普适性推荐做到显著区分。在很多APP上,用户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活领域,点击感兴趣的话题和商品详细查看,平台则根据用户的喜好向用户传递可能喜欢的、可能需要的信息,并过滤掉用户可能不感兴趣、可能不需要的信息。单一化、同质化信息的不断推送,加剧了信息茧房的形成和固化,让用户接触不同观点的机会变少,接触的信息面变窄。一些虚假、低质、未经科学验证的内容和情绪化观点的过度推送,极易穿透心智,改变认知,甚至达到“洗脑”的效果。因此,上海市消保委建议,一些APP应对平台个性化推荐的资讯信息进行打标,帮助用户纠正信息偏差问题,减少信息茧房困扰。

  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合伙人高亚平表示,本次测评发现部分企业采用“暗模式”(Dark Pattern),通过功能界面设置,引导用户作出无意识、非自愿且可能不利的决定。如相较于个性化推荐开启时的一键式便捷操作,关闭时步骤却冗余繁琐,或通过消极语句(如“关闭后可能影响您的浏览体验”等)引导用户保持开启设置。而“暗模式”并非新鲜事物,部分欧美国家已通过立法、执法等手段进行规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征求意见稿)也已明确提出“暗模式”规制专条。期待国内立法逐渐完善,以及各大平台从被动、事后应对监管到主动、事前“将合规融入设计”,共建信息时代的信任生态。

  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表示,上海市消保委近年来持续关注消费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在实践中发现,当消费者认识到自身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查找相关隐私政策却不易读懂,又因为取证难、成本高、对算法认知有限等因素,使得选择依法维权的人并不多。上海市消保委将视具体情况对经营者进行提醒、约谈,对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帮助消费者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目前,各互联网企业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实践不尽相同,希望有关部门在制度层面优化细节、完善配套,为消保委履职提供更多法律遵循。

编辑:刘灿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